诗书画曲中的物理知识

请尽可能的详细点吧 这是我的调查报告内容....... ..谢谢了

《百寿图》中“寿”字有100种不同写法。近来有人辑录“千寿集锦”,觅得“寿”字有1056种不同写法。作为娱乐品,写法越多越招人喜欢;作为实用品,汉字写法应该规范化:只用一种写法。笔书法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曲阜孔庙碑林
曲阜孔庙碑林共有碑刻2000余块,上自两汉,下迄民国。其中汉代碑刻为全国第一,有《史晨碑》《乙瑛碑》《孔庙碑》《礼器碑》等稀世珍品。

“三痴”林散之
现代书法家林散之,在诗、书、画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他早年曾自名“三痴”,即痴诗,痴书,痴画。林散之的“散之”就是“三痴”的谐音。有一次,著名学者郭沫若到了南京。许多人请他写字,郭沫若说:“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还有一次,两个小学生登门求字,带来的礼品是两块“宝宝乐”饼干。林散之哈哈大笑,十分高兴地为他们写了字。

三老讳字忌日碑
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有一镇社之宝,就是山颠的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藏石。这块碑1852年出土于馀姚。1921年,有人把这块石碑运到上海,想卖给洋人。西泠印社在上海的社员听到这一消息,立即募捐八千,将碑赎回,运回杭州,藏于孤山。他们这一义举功垂青史。

“三希堂”的由来
清朝乾隆皇帝以爱好书法著称。他的“三希堂”就是因为得到了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而命名。

石建捶胸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记载:有一次,郎中令石建给皇帝上奏折。奏折批下来以后,石建又读了一遍,发现自己写了一个错字,“马(马)”字少写了一笔。石建顿时吓得汗流满面,连连跺脚:“糟了! 糟了! 奏折上写了错字了。上面一定要治我死罪了!”

视觉诗
有人提倡诉之视觉的诗。如一首题目为《车祸》的视觉诗,用了这样的形式:车·车·车,“表现了车子迎面冲来的那种有速度、有远近、有行动的紧张的感觉”。

手和脑的延长
人类的特点是能不断延长手和脑。筷子和笔是手的延长。书本是脑的延长和扩大,有人称为体外的“纸脑”。计算机也是脑的延长、扩大和优化,是体外的“电脑”。“人脑”“纸脑”“电脑”,一人多脑。

数字诗
数字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咏雪)*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郊游)

索婧读碑
西晋初年的著名书法家索靖,他写的章草受到书法界的推崇。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xún)从来不轻易赞许别人。有一次,他路过索靖题写的石碑。开始根本未予注意,后来, 在一瞥间被吸引,再后来,干脆躺卧在碑文下,反复欣赏,不忍离去。

王献之握笔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正在写字。王羲之从后面出其不意地抽王献之手中的笔,不料,王献之凝神敛志,握得很牢,没有被抽脱。王羲之惊叹说,这孩子的书法将来“当有大名”。

“望部生义”靠不住
“望部生义”靠不住。“松柏柳桃”从木,都是树木,对;“笑笨笃等”从竹,都是竹子?错了。

“望旁生音”靠不住
“望旁生音”靠不住。“湖糊瑚蝴”的声旁为胡,都读“胡”,对;“袖抽轴岫”的声旁为由,都读“由”?错了。

卫夫人和《笔阵图》
两晋有一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 (shuò),人称“卫夫人”。她是两晋卫氏书法世家中杰出的一员。她秉承家风,擅长隶、正、行三体。在东西晋交替时期,名声大振。王羲之拜在她门下。她的《笔阵图》受到后代书法家的推崇。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一篇论执笔、笔法和结体艺术的论述。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收集散落于长安城外的唐代石经与重要碑刻。以后陆续增立。1948年,民国政府将一批新出土的唐代名碑移立碑林。1961年,国务院将西安碑林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移入《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曹全碑》《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晖福寺碑》《同州圣教序碑》等珍品。碑林藏品增至2000余块。

砚台巨型化
电脑正在微型化,传统的砚台却在巨型化。前几年报上说,河北易县用终南山优等石料制成巨型砚台,长3米,宽2.34米,高90厘米,重5吨。运到保定市长期陈列于古莲花池公园。。

杨珍挨罚
唐代的杨珍任给事中时,在奏折里把一个名叫崔午的人错写成崔牛,受到打四十大棍、罚铜四斤的处罚。

“叶”字的争论
1956年,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简化字。会议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讨论到“叶”简作“叶”时,赞成和反对的意见相持不下。周恩来问对面的外贸部长叶季壮:“你姓叶的有什么意见?”叶说:“我赞成以‘叶’代‘叶’,写起来省事。”周总理环顾一下四周,说:“喏,你们看姓叶的都同意了,我看就通过吧。”

“一半儿”字谜
字谜中有分拆字形的一半作为谜面的,可以称为“一半儿”字谜。如:半真半假(值)、半朋半友(有)、半部《春秋》(秦)、吃一半,拿一半(哈)、硬一半,软一半(砍)。

阴林山现代碑林
阴林山现代碑林建于1985年。阴林山位于四川北部,自隋唐以来,先后成为佛教、道教重地。近现代辟为旅游景区,观光旅游者日多。为了弘扬国粹,巴中县以“一家主办,百家集资”的办法筹建阴林山现代碑林,共收集40位政要、50位将军、500余名海内外知名书法家的书作,刻碑建林,立碑1300余块,成为中国存碑千块以上的又一大碑林。

硬笔书法第一人
上海辟为商埠的时候,钢笔随欧美人士一起进来。著名古文字学家吴大澄(chénɡ)于光绪己丑年(1889年)就用钢笔写了一幅篆体对联,因此有人称之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云峰山现代碑林
云峰山现代碑林建于1987年。云峰山为书法圣地,其北朝摩崖刻石久负盛名,特别是清代碑派书风兴起,前来观瞻者更多。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纷纷前来。他们登云峰、谒摩崖,即兴挥毫,留下墨宝。莱州市博物馆遂将这些书家的作品刻上碑石,并特辟云峰山现代碑林馆。

张伯驹和《平复帖》
20世纪30年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张伯驹听说溥儒为了筹措葬母费用,要把溥仪赏给他的墨宝——西晋陆机《平复帖》变卖。《平复帖》是我国传世书法墨迹中时代最早的。张伯驹变卖了夫人首饰,用四万大洋购买下来。日本人提出要用三十万元大洋转买,张伯驹断然拒绝:“我买它岂止为钱! 黄金易得,国宝无二。万一流落海外,我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我大片河山。张伯驹恐所藏书画珍品被掠,就缝在衣被中带到西安。后来,汪伪一师长将张伯驹绑票,索逼四十万大洋。张伯驹叮嘱妻子,宁可四处求亲告友,也不能变卖字画,终于把这些墨宝保存下来。1956年,张伯驹把《平复帖》等稀世珍品悉数捐献给国家。。

张旭醉书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嗜好喝酒。每当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他就一路狂走呼喊,然后拿笔就写。有的时候,干脆用长长的头发蘸饱墨水,甩头疾书。酒醒以后,他看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也连连称“神!”人称“张颠”。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和裴旻(mín)的剑舞,被当时人并称为“三绝”。

张芝临池
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刻苦练字。他把家里刚织好的白布,先用来练字,一直写到分不清黑白了,才拿去染颜色,做衣服。他就着池塘学习书法,一直练到池水变黑,所以后人把学习书法称为“临池”。张芝的草书尤其得到书法界的推崇,他被尊称为“草圣”。

中国第一本钢笔字帖
现代书法家邓散木、白蕉的硬笔书法成就都极高。邓的硬笔,铁钩银书,气象万千;白的硬笔则秀逸疏朗,绝俗超群。两人于1949年出版中国第一本钢笔字帖。。

中日友好书法碑林
中日友好书法碑林建于1988年。该碑林建在桂林七星岩中日友好书法研究会会馆内,由书法家陈沛彬投资兴建。现已汇刻许德珩、启功、赵朴初、刘海粟、中曾根康弘、饭岛春敬、青山杉雨、仓山雪州等一百九十余位中日名家的作品,成为中日书法友好交流的象征。
钟繇入厕
魏晋著名书法家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他“精思学书三十年”,“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晚上在被窝里练指法,常常把被子的衬里划破一了。上厕所时也念念不忘练写字,以致长时间蹲在茅坑忘了回家。看见万事万物,他都要描摹事物的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3
嗯……我觉得吧
诗,更多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中的物理是说不尽的
风是物理现象
雨是物理现象
缤纷构造着这个世界

书,书法
笔墨的制作是物理现象
纸笔的结合是物理现象
挥洒多姿

曲,音乐
声带的震动是物理现象
声音的传播是物理现象
妙不可言

画,这个是诗与书的结合
看到的
想到的
画到的
人间书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