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上桌百味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对于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但凡有点名气的,大都纳入了中国人的食谱,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熊掌鲍鱼这些都是历代先贤留下的杰作。纵览全球,也只有中国人能研制并烹饪出满汉全席之类的饕餮盛宴。在吃这方面,中国人天赋异禀。

在我们的食谱里,有这样一类美食,它随时间而来,随时间而去,年年更新年年新,无论富贵贫贱,男女老少,人们趋之若鹜,那便是时令美食。它们是来自于山川湖泊的物产,是大自然的馈赠。

春天河豚最美,竹笋最嫩,野菜、春芽悉数登场;夏天小龙虾热力爆棚,烧烤摊遍地,瓜果梨桃,四处飘香;秋天鱼虾肥美,蘑菇鲜香,庄稼熟了堆满仓;冬天各色水产是主角,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包罗万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人就是随着四季的更迭,一路追寻着美食的足迹,从古走到今。

江南地区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地形孕育了丰富的水产,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一种人们心心念念的湖鲜——大闸蟹,已经到了上市的旺季。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即两只蟹螯上长着黑灰色绒毛的淡水河蟹,它主要产于江苏地区的广大水域,如太湖、洪泽湖、固城湖、阳澄湖等,其中尤以阳澄湖大闸蟹的名气为盛。

俗语道:“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秋天是吃大闸蟹的季节,农历九月雌蟹最美,这时的雌蟹蟹黄呈金黄色,鲜艳饱满;农历十月雄蟹最肥,这时的雄蟹蟹膏如白玉状,膏腴丰厚。秋天的大闸蟹,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传统的蟹季仅有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水产市场里生意兴隆,人头攒动,知名饭店和蟹馆里食客络绎不绝,市场上、餐桌上随处可见大闸蟹的影子,蟹季里食蟹,是秋天最隆重而惬意的事情。

一年不吃几次蟹,枉负了这难得的秋天,枉负了这诱人的美味。

对于大闸蟹的做法,深谙烹饪技艺的当地人崇尚朴素之道——清蒸,这是食蟹而不失原味的最佳方法。蒸蟹时把大闸蟹放入笼屉,水中加入少许姜丝和黄酒,只要一刻钟,伴着阵阵香气,橘红色的大闸蟹就可以出锅了。

被中国人推为天下至鲜的美味就藏在蟹壳中。大闸蟹的蟹肉结实润滑,入口甘甜,金黄油亮的蟹黄和乳白胶粘的蟹膏更是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美食家沈宏非对大闸蟹的优劣有一个评判标准:上等蟹食用后十指尽染,虽反复洗涤,顽腥数日不去。同时,他还提出一个吃蟹的原则,那就是吃过大闸蟹后不再进食其他食物。

大闸蟹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身体健壮,肌肉发达,它们以天然水草和小鱼小虾为食,捕食时能在湖底的石砾间健步如飞,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大闸蟹注定味道鲜美无比。食蟹后口中留有大闸蟹的鲜香,其它食物自然也就索然无味了,正所谓“一蟹上桌百味淡”。

在我国,食蟹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从古至今,螃蟹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碍于食蟹的繁琐,明朝时,能工巧匠制作出了一套精巧的食蟹工具,诸如锤、钳、铲、叉、针等八样,称之为“蟹八件”,借助于“蟹八件”,高明的食客可以把吃完的螃蟹完整地拼凑成一只整蟹,而看不出内在已空空如也。自从有了工具,食蟹变得更为盛行。

明清时期,大闸蟹的吃法有了“武吃”和“文吃”之分,“武吃”是指平民百姓的吃法,一口酒,一口蟹,大快朵颐;“文吃”是文人雅士们独有的风雅之举,金秋时节,三五好友相约,品蟹、饮酒、赏桂、吟诗,吃蟹的过程成为一种文雅而潇洒的饮食享受,妙趣横生,美不胜收。文人雅士们将中国的食蟹文化推向了巅峰。

在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中,对于吃大闸蟹就有过生动而详细的描写。

第一回甄士隐中秋节宴请贾雨村时,虽然原著中只用一句“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一带而过,但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导演王扶林将这一桥段搬上了荧屏,并在电视上首次再现了文人吃蟹的场面,酒席的压轴菜便是大闸蟹。随着甄士隐将蟹壳徐徐撬开,金黄油亮的蟹黄瞬间跃入眼帘,看得人垂涎欲滴,瞬间吸粉无数。

在第三十八回中,作者更是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一场螃蟹咏。当时薛宝钗邀请贾府女眷在大观园吃蟹,一家人饮酒说笑,其乐融融。酒酣耳热之际,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各自作了一首螃蟹咏,贾宝玉更是写出了“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的诗句,应时应景,画面感极强,现在读来,众人食蟹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古往今来,作为一种季节性美食,大闸蟹以其独特的美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更受到了历代王公贵胄和文人雅士的追捧,持蟹把酒,吟诗作乐,不亦快哉?

李白作诗赞美大闸蟹曰:“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把酒持蟹,人生几何?诗仙的豪放之情,一览无余。陆游的诗句更为精妙,“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食蟹饮酒过后,诗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昏花的老眼也瞬间变得明亮起来。章太炎的夫人汤国黎女士更是坦言:“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如今,食蟹不再是权贵和士族的专利,平民大众已经成为大闸蟹重要的消费群体,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虽然没有了诗词歌赋,但是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交流载体,大闸蟹在宴席中的地位依然尊贵,人们一如既往地将大闸蟹视如珍宝,陶醉于大闸蟹对味蕾带来的美好体验中,不能自拔。

人们常常用“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一个人的胆量和勇气,推此及彼,吃大闸蟹也有这种寓意。

这个水里的霸王,挥舞着两个大钳子,在它的天地里横行无忌,不可一世。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吃过大闸蟹的人吧,他们满面春风,目光如炬,就连走路也会多出几分英姿,多出几分霸气,想必他们也会把这种豪情带到工作里,带到生活中,能力所及之处,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