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回忆与理性批判——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童年

如题所述

朝花夕拾,早晨的花朵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拾起,这本书就是鲁迅到了老了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而写,回忆自己飞扬的青春,无忌的童年。这就是“朝花”,但是鲁迅再一边回忆自己的童年年少时光时,也没有忘记做自己一生中一直在做的事情——批判。而这也就是“夕拾”。鲁迅一边在回忆,一边也在批判,他回忆自己的“隐鼠”,一边又在批判“猫”;一边在回忆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一边也在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 二十四孝图》《朝花夕拾》将温馨的回忆与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批判紧密地结合起来,那么鲁迅在自己的回忆里批判什么,在朝花夕拾里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朝花夕拾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  五猖会 》《  无常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父亲的病 》《  琐记 》《  藤野先生 》这些了,这些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鲁迅童年的温馨。其中最能反映出此的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莫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鲁迅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的文章可谓众人皆知,这里不再细讲,此篇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以及“我”由此引发联想;写冬天时在百草园中的雪地上捕鸟时的乐趣。而百草园就是童年,就是每一个小孩子向往,并在其中遨游过的地方,每一个童心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百草园,而这就是鲁迅温馨的童年。那么,鲁迅在写完温馨的童年回忆后,紧接着的就是对以前(以前及现在)社会的理性批判,百草园只是一个前篇,而后篇则是三味书屋,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小男孩就这么远离了百草园,被迫到了私塾跟一个呆板先生一起读些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古文,其中无奈可想而知,其中鲁迅在晚年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就像鲁迅原文中写的那样:

朝花夕拾中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生动,又富含对社会批判的文章还有很多,举一个最大众熟知的文章,就是《狗·猫·鼠》。《狗·猫·鼠》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鲁迅在小时候从一条蛇的嘴里救活了一只隐鼠,并一直养着他,并对这么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产生了好感与喜爱,但是这是小隐鼠却被猫给吃了,(虽然实际上是被长妈妈踩死的)因此鲁迅就开始了对猫的报复就像原文中说的:

那么我们跳出鲁迅对于猫的仇节来看,这仅仅只是仇猫吗?当然不是,这不仅讲述了鲁迅童年的经历,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而猫的真实面目,鲁迅也在文中写道:

“猫”就是那些“正人君子”,那些献殷勤的小人,他仗着位高权重而折磨弱小的“隐鼠”。玩弄他,由此可见鲁迅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而这就是《狗·猫·鼠》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