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跑步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老年人运动建议

(慢性病及身体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应与医生制定运动方案)

【建议运动种类】

1. 体力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要求全身关节、肌肉都活动。而体力劳动往往局限于某些组织和器官的活动,比较单一。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体育锻炼。

2. 快速行走,每周三至五次,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体能好的可以快走甚至慢跑,体能弱的可以散步,这种运动对于延长寿命和防病有极大用处,建议选择环境较好的地方进行,公园等场所。

3. 游泳,每周三至五次,运动量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游泳可以在运动的同时减少对关节的损伤,但患严重心肺疾病、传染病患者及饮酒后不宜游泳。下水前要提前适应水温,避免池水温度低,刺激血管收缩。

4. 太极拳,是比较柔和的运动,很适合老年人,太极拳动作缓慢,无剧烈的运动量,且场地方便,在客厅、阳台、公园都可以打。另外八段锦,五禽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5. 适当的力量训练,很多老年人认为岁数大了,不能做力量运动了,其实,适度的力量训练如小哑铃、曲腿俯卧撑、小沙袋等,可以增长肌肉,促进代谢,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只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训练即可。

6. 其它运动,诸如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等可让身心愉悦的轻度运动。

7. 登山运动对于老年人是有一定危险的,尤其是骨关节病患者最好不要登山。上下山对于膝关节的磨损很大。若要登山最好选择下午三四点钟,因为早上空气水分大,污染物都弥散在水气中,人呼吸后对健康不利。而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各方面技能还没有完全恢复,这时锻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心脑血管病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运动,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注意随身携带药物。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登山。

推荐步数

通常情况下:

4000以下:运动量欠缺,需要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或扩大步行范围。

4000-6000:常规运动量,可满足日常锻炼需求

6000以上:要注意保护膝盖,过度走路可能会造成膝盖损伤。

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2

老年人跑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