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

如题所述

髌骨骨折:理解、治疗与康复


髌骨骨折,这个看似寻常却常引发膝关节困扰的问题,占骨骼损伤的1%。它的发生源于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其中,直接暴力可能导致粉碎性或移位骨折,而屈膝时股四头肌的猛然收缩则可能引发横行骨折。骨折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无移位、横行、垂直、粉碎性或边缘型,每一种都需要通过X线精确诊断。


对于轻度移位且关节面相对平滑的骨折,非手术治疗是首选,如夹板和石膏固定。然而,手术干预则适用于严重移位、支持带撕裂或开放性骨折,目标在于修复关节面和伸膝机制,以支持早期活动。手术方式有争议,涉及钢丝、螺钉、部分或全髌骨切除等,关键在于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手术技术的精细调整
钢丝固定在横行骨折中尤为常用,而对于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拉力螺钉或钢丝加固。改良的张力带固定在早期活动方面表现优秀,特别适合骨质疏松和粉碎性骨折。例如,Carpenter的研究表明,空心螺钉与张力带结合在大移位骨折中表现出强大支撑力。Berg的报告中,1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和8字钢丝的治疗,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在大骨折处理中,改良张力带可能还需配合环扎钢丝,确保愈合过程中稳定性。


手术时,关节的精确复位至关重要,可能涉及髌骨倾斜的矫正。Marder的研究指出,不同的固定位置可能影响关节接触。Zhao的研究证实,韧带固定在髌骨前方虽效果良好,但提升力量有限。股内斜肌前移的骨切除术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效果。髌骨骨折的复位、外固定和内固定术的争论仍然存在,但术后功能改善是共识,如Lazaro的研究所示。


手术过程中,通过巾钳或骨钳精确操作,确保钢丝固定稳固,避免骨折块分离和功能障碍。钢丝固定后的康复包括石膏固定、肌肉锻炼,以及张力带钢丝的使用,它能转移应力,加速愈合并允许早期活动。手术步骤包括骨折面清理、损伤修复、复位和固定,可能使用克氏针、钢丝和空心钉等工具。


术后康复阶段,根据患者个体差异,1天后可开始行走,然后逐步进行等长锻炼和直腿练习。在伤口愈合后,主动关节活动将逐渐增加,直至6-8周骨折完全愈合,支具方可去除,进行抗阻力训练。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后,患者方可恢复正常活动。对固定不够牢固的患者,需要谨慎处理,可能需要延迟主动活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甚至可能需要二次手术调整。


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处理策略包括保留重要骨折块、部分切除术和8字形张力带钢丝固定,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全髌骨切除。手术后的精细缝合,如2mm环形加固,以及小腱性玫瑰花结的间断缝合,旨在修复关节囊,防止股四头肌伸直迟缓。必要时,可采用股四头肌延长技术,如Shorbe-Dobson的V形翻转成形术,来弥补肌腱不足的问题。


总的来说,髌骨骨折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的评估和精确的手术技术,以恢复关节功能并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每个阶段的康复措施都至关重要,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