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想象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介绍如下:

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最深的感受是历史的荒凉和文化的遗憾。

一、圆明园的辉煌:“请你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

圆明园自1707年起,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帝王的营造,耗时150多年。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它不仅是清代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更是优秀园林的传承与典范之作。

在实建中,皇家画院负责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不过建筑和景致等设计,都是以皇帝的审美为主,皇帝拍板了,总建造师雷金玉才付诸实现。

雷金玉是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他带领工匠把亭台楼阁的“烫样”(建筑模型)制作后,建筑师就可直观地画出精确的施工图来,这对建造圆明园非常有效。

于是,在雍正不凡的艺术审美影响下,大规模扩建的圆明园,绽放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建筑艺术和技艺。而且圆明园建好后,宫廷画师在乾隆的要求下,临摹园中景致,绘制出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所以圆明园在雍正、乾隆年间到达辉煌时期,这皇家园林不仅有江南风光的婉约多姿,把诗歌绘画的意境与现实相融;还把欧式园林的奢华精巧,再现于“西洋楼”里,由宫廷画师郎世宁、传教士王至诚等负责设计。

在乾隆的主导下,欧式的“巴洛克”风格和中式建材汉白玉、琉璃瓦等完美融合,造出气势恢宏、又不乏趣味佳景的精美庭园来,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用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做喷泉装饰的“海晏堂”;于是有传教士盛赞: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

而且盛时之下的圆明园,不仅建筑样式应有尽有,重檐彩瓦尽显金碧辉煌,还拥有许多珍稀动植物,那时光是照顾植物的宫人就有三百余名。

“二十四番风信咸宜,三百六十日花开竞放。”

园中四季繁花不褪,重峦叠嶂中可见潺潺水趣,诗意盎然中可闻鸟鸣禽语,如此绝美风光,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用“仙境”和“一千零一个梦”来形容圆明园,一点也不夸张。

二、圆明园的浩劫:破碎的“一千零一个梦”

圆明园盛极而衰,一如大清王朝的命运,二者荣辱与共;只是当时,谁也不曾想过,帝国会有江河日下的时候。

当乾隆沉醉在自己的盛世功绩时,殊不知整个西方文明、科学都翻天覆地的变化着、进步着。只有固步自封的大清,依然遵循两千多年的旧思维、旧方法来运转国家。

由于大清帝国在两百多年里都没改进、升级过武器,所以与列强交战时,清军溃不成军的速度快得令人震惊又耻辱。于是国门被强行打开,鸦片肆虐,侵略战争不断。

不久后,英法联军侵占圆明园,贪婪地洗劫园中的金银珠宝和艺术珍品,还在掠夺的过程中,糟蹋了不计其数的家具、绸缎和绣品等等。而且由于园中宝物太多,时隔四天后,已满目苍夷的圆明园再次被洗劫,拿不走的他们便砸碎销毁。

然而二次洗劫消停后,却不知更大的灾难在后头,10月18日这天,它遭遇了震惊全世界的暴行——英军火烧圆明园。

浓烟笼罩北京城,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在大火中悲鸣了三天三夜。

事已至此,圆明园所受的劫难已经够多了,然而依然有人贪心不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圆明园再次被搜刮,而且百姓和流氓也不甘示弱,把建筑所用的木材通通拉倒运走,园中的破坏和掠夺仿佛没有尽头。

还有残留在“西洋楼”处的汉白玉、瓦砖和石条等等,后来也被官僚、军阀和奸商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拆卖情况严重得根本无法翔实记载。

若说圆明园犹如一个珍藏了“一千零一个梦”的仙境,那么在历经火劫、木劫和石劫后,这个约有600个足球场大的遗址,只余残垣断壁,辉煌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