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全诗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全诗是

白鹿洞二首·其一

[ 唐 ]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说是尽人可知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但对这句诗的出处有的却未提到王贞白这首诗。新版《辞源》"寸阴"条,引用的出处是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其实,早在唐代的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便写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名句。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注释:

1、春深:春末,晚春。

2、寸阴:极短的时间。

3、引笑:逗笑,开玩笑。

4、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5、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诗人的读书生活秉持着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态度,告诉我们也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只有充实和丰富自己,珍惜时间,才会在做事情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

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5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
春深:春末,晚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逗笑,开玩笑。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说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春末。“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诗人读书入神,全然忘记了时间,由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作者简介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13
一、完整诗句是: 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这几句出自《西洋记》第11回,这是作者罗懋登根据《增广贤文》中的一句民间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改写而来,成为了《西洋记》小说中的台词。
不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最早出处并非《增广贤文》,而是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全诗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早年王贞白曾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读书。曾经就用诗词记述了自己专心读书的经历。这首《白鹿洞》是王贞白在读书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惜时诗,是自己读书生活的写照。

二、句子解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著名的劝人珍惜光阴的格言。
其字面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三、作者简介
王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8-0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著名的谚语,它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家袁枚的《论语解字》。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寸时间都像金子一样珍贵,而金钱却无法买到一寸时间。
这句谚语表达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替代性。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和利用每一刻,因为时间一旦流逝就无法回来。无论金钱多少,都无法购买到失去的时间。因此,这句谚语也在告诫人们要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不要浪费和虚度光阴。
这句谚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要有时间观念,合理规划生活和工作,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物,而不是被琐事和消遣所浪费。
第4个回答  2023-08-03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 引笑,
周 情 孔思正追 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