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实用的13条心理学效应

如题所述

非常实用的13条心理学效应

1.登门槛效应

想让别人答应你一个较为困难的请求,不妨先让他为你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后再告之真实请求。一旦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小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也为了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抱着帮人帮到底的想法,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2.沉默效应

希望别人对你说实话,在他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并保持沉默,此时相对安静的空间,会让有所隐瞒的他,感觉到压力,不自觉地对你说出实话。

3.镜像效应

当你在表达观点时,微微地点头,向他人发出一些积极的信号。你会发现,他们不知不觉地被你的意识同化,加强了赞同你的心理。

4.强迫选择原则

让一个人做一件事,不要给他是非题,要给他选择题。把你“周末有空吗?”改为“周末要一起去逛街还是看电影?”来减少对方说不的机会,增加事情的成功率。

5.固定行为模式

请求别人帮忙时,能够讲出一个理由,得到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只要听到“因为”二字,哪怕理由微不足道,人们也会认为你是有理由的。绝大多数人在非紧急情况下,都愿意给予一定的帮助,这是大脑做出的自然反应。

6.黑暗效应

在黑暗的场所中,双方无法清楚感知对方情绪时,能够大大降低不安全感,更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比如在灯光昏暗的咖啡厅表白,成功率会远远大于在明亮的餐厅。

7. 暴露缺点效应

时不时可以暴露自己的一些小缺点,这会让你更受欢迎。人天生会对完美人格产生敬畏感及嫉妒心,他们更愿意靠近那些不完美的人,甚至产生同情心。

8.五分钟起步法

当你静不下心来做一件事时,给自己5分钟起步时间。你只需告诉自己:“只有5分钟,忍忍就过去了。”大多时候,你会发现实际上你坚持了不止5分钟。一旦大脑启动了5分钟装置,你会惊奇得发现,自己还可以专注10分钟、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方法很适合拖延症患者哦。

9. 重复定律

第一次见面想留下好印象,交谈时试试重复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比如对方说他:“今天晚饭吃了茄子”。你可以重复“茄子,好吃吗?”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在认真倾听,并对自己的谈话感兴趣,因而对你产生兴趣,引发好感。

10.前景理论应用

谈判时要注意分散收益,集中损失。即多次向对方抛出不同的利益点,一次性摊开损失点,哪怕其中有多处损失,人们也乐意接受。这可以类比到我们听好消息和坏消息时的心情。假如对方告诉你:“你生日我给你买了蛋糕来庆祝。”接着告诉你:“可是今天要加班。”随后又说:“因为急着回家,忘了把蛋糕带回来。”是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真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啊。

但如果对方告诉你:“今天要加班,不能陪你过生日了。”再告诉你:“但没关系,我还是给你买了蛋糕。明天给你补过生日。”是不是心情完全不一样了,虽然有坏消息,却一直有好消息来弥补当下的坏心情。当多个好消息汇聚起来后,所产生的核爆效应,会让人们有一种“收益>损失”的心理。

11.蔡加尼克效应

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圆圈,交接处有意留出一段空白。回头再看看这个圆,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强烈的意念:想把这个圆补全。因为人天生有完成事情的愿望,善用这种心理会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比如,你可以把手头的工作做一个进度条或圆饼图,当看到进度过一大半时,就会很想把它完成或补圆。

12.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投射效应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二是有人总是从坏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13.巴纳姆效应

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应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