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角度,就是我们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在处理问题时,多角度,多向思维不但能使人看问题更客观全面,而且能激发人们对问题的创造性处理。在与人相处时,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角度,是王安石笔下的飞来峰,只有站在最高处,方能见到最美的景色;角度,苏轼笔下的庐山,横看竖看各有各的美;角度,是任大霖笔下害怕的“我”勇敢的“金奎叔”;角度,还是五金店老板的为顾客着想的执着。同样的事情,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不同。

《古诗二首》是本单元的开篇之文,作者选择了宋代两位著名诗人的哲理诗来说明角度的内涵,虽然两首诗都在讲角度不同,结果不同,但表达的内涵却不尽相同。登飞来峰,说出了站的高才能看的远的人生哲理,所写景物也尽是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的大气豪迈,而这恰恰与王安石的人生经历相契合。而立之年,获得皇帝赏识,出任要职,虽然前路艰险,但他却丝毫不畏惧。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足见他对于铲除奸佞,清明朝政的勇气和信心。题西林壁,作者则置身庐山重重迷雾之中,也正因置身其中,既看到了庐山纵横各异的美,也抒发了身在其中的无奈,从而阐发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感慨。同时看山,人生经历不同,看得角度便不同看得角度不同,抒发的人生感慨便大不相同。

古诗二首,是古人给我们的历史启迪,《牛和鹅》便是一件平凡小事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某一事物往往会有约定俗成的看法,而我们往往也习惯性的去遵从这些说法而不去验证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牛和鹅中“我”正是轻信了人们对于牛和鹅惯有的看法才从心底里对于鹅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害怕和恐惧。以至于在见到鹅时,会不自觉的示弱害怕。但事实上人和鹅相比,人的力量远远要大于鹅。在我被鹅追的落荒而逃时,金奎叔叔的帮助和教育改变了我的认识。从金匮叔叔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的强壮和力量,更是他在面对鹅时的那种自信从容。这种自信是从哪里来呢?他来自于成年人在不断的实践中明白虽然鹅看人小,但人实质上是比鹅更有力量的。在这篇文章中,与其说金奎叔叔是救我的人,倒不如说他承担了整篇文章作者对于人事的看法。在生活中,我们不应盲目轻信那些所谓的既定事实,而要有一颗敢于实践,敢于探索的心,同时也要相信,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力量时,我们在对待很多东西时,心态才会不同,结果也自然不同。

当然,这样的道理,也可以推及到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上。五金店老板为了一颗螺丝可以放下百万订单的生意,只因他看到了顾客的价值。但可以想象,对于这样的看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傻。其实,傻不傻,不过一念之间,舍小利,走得更长远,或为小利,而失大机遇。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上演,道理我们都懂,却很难勘破。换个角度看问题,说着容易,却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打开自己的人生格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