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取得哪些成就?

如题所述

中国50年代,70年代,90年代,20世纪初的外交成就和意义及取得成就
中国50年代,70年代,90年代,20世纪初的外交成就和意义及取得成就,中国50年代、70年代、90年代、20世纪初的外交成就和意义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的外交成就。三个时期啊~一定要完整啊!五十年代:
1、中苏建交:新中国建国第二天,苏联就与中国建交,紧接着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立了友好互助的外交关系;苏联是第一个宣布承认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打破帝国主义阵营对于孤立封锁的政策,对于保障新中国获得比较安全的战略环境,对于新中国开展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中印谈判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会议标志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七十年代:
4、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新中国终于重返联合国。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标志著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真正以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面貌出现。
5、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1971年是揭开中美关系正常化序幕的一年。4月毛泽东批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这就是著名的以小球(乒乓球)推动大球(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特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基辛格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了毛泽东,并与周恩来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标志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1月底,邓小平访美,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
6、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国与日本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1978年,中日缔结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
7、中欧关系不断发展: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
8、中国和亚非拉的关系:
70年代我国和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60-70年代,中国慷慨援助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1976年援助坦尚尼亚和尚比亚建成举世闻名的坦赞铁路。中国向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派遣医疗队。
九十年代: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外交取得重要成就。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建交,建立“上海五国机制”。
新世纪外交成就
新世纪第一年中国外交的成就
a、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会议通过《上海共识》。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b、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乌兹别克六个正式成员国组成。
上合组织的影响: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于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世界多极化,保证本地区的发展稳定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c、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确立:2001年7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奠定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对扩大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9、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著名外交活动
近几年胡锦涛总书记出席20国集团峰会,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3月底,胡锦涛出席首尔举办的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2011年4月,中国在海南博鳌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应邀参加。金砖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军者。
10、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2000年江泽民主席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1年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海APEC);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1年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2012年胡锦涛主席出席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
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关系?1.1953年我国与印度堤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为西藏问题
2.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国和朝鲜、印度因为领土问题
3.1955万隆会议亚非各国和中国因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方向。
中国在50年代70年代90年代21世纪的外交成就有哪些?50年代
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得会议圆满成功
70年代
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0年代
1992年3月,中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2年,中国政府在里约热内卢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在核不扩散体制方面,中国先后签署了《南极条约-1983年8月》《外层空间条约-1983年12月30日》《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1987年2月10日》《非洲无核区条约-1996年4月》等国际条约
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6年与印度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1996年9月24日,中国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997年10月27日和1998年10月5日,中国先后签署了两个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1998年,中美签署了《关于建立和加强海上军事安全与磋商机制的协定》
1999年11月,中国国防部与蒙古国边防军管理局签署了《中蒙边防合作协议》
21世纪
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11月,在卡达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有利力地推动了中国和东盟的地区一体化程序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此全面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程序
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并在2005年7月20日开始实施降税
2005年7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定》
2009年8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投资协议》
希望能帮到你。
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取得哪些成就?50年代:
一是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二是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是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在朝鲜战场上给美国以沉重打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就是典型例子;
四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发展前途问题;
五是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络。
70年代:
首先是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关系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契机,朝着正常化的方向前进,并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其次是中日关系发展。在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此外,中国同西欧、南太平洋、东欧及周边一些国家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
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包括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到恢复。

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外交理论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实践上,从“一边倒”的倾向发展到走向“一大片”的格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启中国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并起到积极作用。中国代表团促进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的达成,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介入的国际性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推进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援越抗美,继续同美国对抗,中苏关系恶化后,周边国际局势更为紧张。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第一,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第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第三,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上支援第三世界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20世纪90年代,世界朝多极化发展,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并为国际新秩序而斗争,截至1992年,中国已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与内政、外交相关联的港澳问题也顺利解决。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的外交成就。三个时期啊~一定要完整啊!谢谢啦~50年代:1、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
2、1954年,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印度支那的和平程序;
3、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同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70年代:1、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随后,中日邦交正常化;
90年代:1、多边外交局面形成,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与大国的战略关系等;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1世纪初:地区外交成就突出,如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博鳌论坛”;参加东盟“10+3“对话等。
列举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70年代和本世纪初取得的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践: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开启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用。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背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实践:1、中美关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背景: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实践:1、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影响: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影响: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4、2001年11月,在卡达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影响:中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影响: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1、建国的第一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积极参与国际活动:(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士)。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第一,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第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第三,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上支援第三世界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