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少女一定要知道的发饰热知识

如题所述

大明少女一定要知道的发饰热知识

在明代的时候,女子一般着盛装时,会用各种首饰把满头装饰得几乎不露发。而由于这些各式各样的簪钗插戴的位置不一样,而有了各种命名。

顶簪:顶簪的插戴方式是由上而下位于鬏髻的顶端,通常是单独一支,有时候也可以成对,成对者对半造型秀巧,单独者每每华丽而繁复。

挑心:挑心的得名即因它是自下而上用着挑的方式簪戴于发髻之外的顶髻的正面之当心。挑心簪脚多为扁平,最常见的是佛像挑心,还有宝塔、梵文、凤凰、王母等祥瑞图案。

分心:挑心之下,髻前后口沿各簪一支者,名作分心。如果还要再细分,则在前者叫前分心,在后者叫后分心。

掩鬓:累丝编成的花枝和花叶攒作朵云形,这一造型的簪和钗,时称掩鬓--额角、鬓边,为四鬓,掩鬓是倒插在鬓边用以押发的,总是一边一支对称插戴。

花头簪:花头簪的插戴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用于挽发和装饰的花头簪直接插于发髻上,有时同时插戴许多支。簪首为梅花、牡丹、莲花以及菊花等各式花头样式,花头直径较小,簪脚呈锥形。

啄针:明代头面中的小簪子,时称啄针,有或者挑针、撇杖,指簪首与簪脚成直角相接且簪脚尤其纤细者,而簪脚每每是银制,簪首纹样最常取用的是草虫,如蜜蜂,蜻蜓,蜘蛛,蚂蚱,蟾蜍,蝎虎,蝉,或鱼虾蟹等。

花钿:花钿原先是戴在髻前方底部,整体呈弧形环带状的一种发簪,背面有垂直向后的簪脚,在佩戴的时候需要插戴入发中。不过到了后期,就发展为左右两端连缀系带,系在髻上的一种发箍,当时仍称为"花钿”、“钿儿”。

耳环:在明代,应该分为耳环和耳坠两类。

围髻:围髻又称“络索”“云髻”周环发髻以簪戴。最早见于宋代,到明代形制略有简化,在一根弧形金质横梁上钻小孔,其下穿系带子以坠珍珠、宝石、璎珞等装饰,珠络长者可垂到额际。

满冠:“满冠”是明代鬏髻头面中非常重要的一件首饰,戴在鬏髻的背面,造型类似笔架,上下缘皆呈波浪状,顶部正中高耸,有尖拱突起,两边逐渐降低。为了适应鬏髻的外形,整体向后呈一定弧度的弯曲,背部有长簪脚,用以插入髻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