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家在打开遭洗劫倒塌又重修的神塔地宫后,发现了什么?

如题所述

一部《新白娘子传奇》,让世人知道雷峰塔,但雷峰塔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道。雷峰塔又叫皇妃塔,或西关砖塔,是吴越国王钱俶为谢佛恩所建。建成后的雷峰宝塔历经战火摧残折磨,于南宋年间开始重建。重建后的雷峰塔与落日相印生辉,又被誉为“雷峰夕照”。清末民初,因盛传塔砖具有辟邪作用,前来偷挖塔砖的人络绎不绝。雷峰塔终因不堪重负于1924年轰然倒下。



雷峰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97年),是吴越国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造。吴越国是五代十国当中的一个小国家,其所统治疆域主要是以中国浙江省为主的东南沿海一带。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早年落魄时受到浙江临安东天目山昭明禅寺法济湮的帮助,所以他对佛教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建立吴越国后他在国内大兴佛教,这种习佛的风气从钱镠一直传到了最后一个国王钱俶。



钱俶修造佛塔时,召集了朝中大臣共同商议,最后选择了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一一夕照山。夕照山南麓曾是吴越国建杭州城池的西关,所以,雷峰塔也被叫作“西关砖塔”。关于建塔的原因,根据吴越国王钱俶在雷峰塔《严华经》刻石后面亲笔所提的跋可得知,当年钱俶为王妃顺利生产皇子,故又名“皇妃塔”或“王妃塔”。

在建造雷峰塔时,钱俶原先计划打造一个“千尺十三层”的古塔,迫于财力方面的压力,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少建了六层。不过,建成后的雷峰塔金碧星,尽显婀娜多姿的风貌。其塔身和塔心全部由砖石成塔基平面为一个等边八角形。塔身的外固还设有木质结构的檐廊,属于典型的八面面七层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沿着塔身内和外围之间还有螺旋状登塔楼,沿着楼梯可以到达塔顶。从塔内凭窗远,西湖山水风光尽收眼底。



令人惋惜的是,建好后的佛塔却在接下来的年岁里屡遭战争的创伤。北宋宣和年间,浙江一带爆发农民起义,由方腊率领的起义军从杭州西南的青溪起兵,一路披荆斩棘,迅速攻占“三吴都会”杭州城。北宋政权赶紧调集十万大军前来围剿,在战火纷飞的双方对抗中,雷峰塔惨遭重创。而到了南宋初年金兵以钱塘江为前线,与南下的宋兵在此展开了拉锯战。本已残破不堪的雷峰塔再次遭到战火袭击。

南宋庆元年间,基于对雷峰塔的保护,为了让饱受战争蹂躏的古塔得以重现昔日光彩,官府决定对全塔展开重修工程。此次重修,塔身由原来的七层减至五层,但依然耸立西湖南岸。

明代倭寇患乱,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一路杀戮到杭州城外雷峰塔再次遭到战火的袭击。当时的倭酋看见雷峰塔,便怀疑塔内藏有明军的伏兵,于是下令放火烧塔。此次纵火,致使雷峰塔外围的木构檐廊被烧毁,最后仅存砖砌的塔身(心)。



清末民初时局动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当时市井乡间竟流传着雷峰塔塔砖能“辟邪”、“宜男”、“利蚕”等,对现实与未来充满彷徨与无助的人们纷纷想方设法地前来盗取雷峰塔的塔砖,并视为珍宝。本就残破的雷峰塔经众人挖取后,更是难堪重负,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倒塌。

在所有人的期盼声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2月,对雷峰塔的遗址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考古挖掘。此次挖掘除了重修雷峰塔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发掘地宫。佛塔地宫是整个佛塔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次挖掘共出土500多块,差不多3万字的石刻佛经,此外还有大量金银、铜、铁等材质的精美文物。照此看来,雷峰塔地宫内应该珍藏有当时吴越国的国宝。



2001年3月10日,考古工作人员对雷峰塔地宫发掘现场四周进行了严密封锁,除工作人员员外其他人不得擅自闯人。巨石移开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地宫中央的铁制的舍利函。舍利函长宽均为32厘米,高50厘米,上面布满锈迹。



在铁函与墙壁之间卡着一尊铜佛像,四周周散落大量古钱币,地官内淤泥堆积严重,这可能与与地宫曾经遭水淹有关,这给考古工作带来难度。

3月15日,这个神秘的铁函最终在雷峰塔地宫考古队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被打开。铁函内还有铜镜、鎏金银盒等6件文物。如此狭小的地宫空间内竟挖掘出如此多的珍贵文物:铜镜、铜质如意云纹饰品、青铜莲花座佛像、罗、玉器、玛瑙、琉璃、铁函等近60件珍贵文物,还有近千枚的“开元通宝”古钱币。



铁函里面还有一座四角银色鎏金塔。据悉,鎏金塔机关重重,设计极为巧妙,至今仍无法打开鎏金塔的金棺,其中是否藏有佛螺髻发舍利也还是一个谜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