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描写爱国的古诗汇总如下

《诗经·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国殇》

先秦: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扬子江》

宋代: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赏析: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 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作者背景: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示儿—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8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