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青年时写的三首古诗

如题所述

李白青年时写的诗有很多,列举三首古诗。

《长相思三首》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其二】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三】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少年子》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句诗出自李白青年时期的诗作《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不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说到李白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毫不夸张的说,这几乎是在所有中国人,甚至乃至世界上都最为出名的一位中国诗人。虽然说他距今已有千年的时光,但是他的作品也一直都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就算是孩童也可以吟上一首。而且因为李白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经历也一直被人们所传颂,甚至还有歌词说:"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可见他在人们的心中地位之高。

其实不仅现在的人们崇拜他,就连同时古代的诗人、文人们,也是非常欣赏他的,比如说他的充实"粉丝"杜甫吧,就曾经写诗赞颂:"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北宋的文学家曾巩、欧阳修等人也对他无比的欣赏、推崇。可以说,他的浪漫、他的豪放、他的壮志豪情与丰富的想象力,都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心中。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他年轻时候所写。

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天宝初年的时候到的长安,据说这首诗让贺知章也欣赏不已,甚至称赞他为"天上滴仙人",甚至还因此在皇帝的面前对他大加赞赏。贺知章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他的赞赏可见李白水平之高,所以像这样的一片经典佳作也是我们绝对不能错过的。

来这首诗文的前两句中,大概意思是说,每当黄昏的时候,外面的乌鸦也要回巢了,在树上发出哑哑的叫声,在秦川织布的女子透过碧绿的纱窗看着外面成双结对的鸟儿,不禁心中感到触动,她停下手上的工作,小声的自言自语的思念着远方的爱人,感觉更加的寂寞,这种独守空房的感觉实在是难受,以至于她流下了滴滴眼泪。

"乌夜啼"乃是乐府旧题,大多都是写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所以在这首诗的一句与第二句中,就渲染出了一幅非常悲伤的画面。无论是秋天这个季节,还是傍晚时分,亦或者是乌鸦在天空盘旋,这都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感到愁苦,就如同此时这女子的心绪一般,虽然用简单的场景便勾勒出了一个万分悲凉的氛围。

接下来在这首诗的第三句与第四句中,诗人则主要为我们描绘这名女子的形象,虽然说诗人并没有用笔触具体描绘女子的样貌以及穿着,但是却用场景勾勒出了女子大致的形象,让我们得知这名女子的身份,以及心中的那种复杂的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