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学中,频率和频数是一回事吗?

如题所述

频数和频率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有了频数(或频率)就可以知道数的分布情况。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可以对某一班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并把每个人的身高都记录下来,这就是原始数据。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一班学生身高的发育情况,那就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这时候,一种方法是分别算出全班学生中男生、女生身高的平均数,把这两个平均数分别同正常情况(在更大范围里调查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遇到学生的身高相差悬殊,只用身高的平均数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情况,这时候,通常是将学生的身高从最矮的到最高的分成若干组,然后统计出落在各组里的人数(即频数)。

制成频数分布表,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这一班男、女生身高的发育情况.如下图就是一个反映某校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表。

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7

1、频数:

频数又称“次数”。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2、频率:

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相关如下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对于有序分类变量,除了给出各类别的频数和频率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方面:低于或者高于某类别的取值的案例的频数和频率。因为,个案之间是有等级的,知道比它们高的或者比它们低的频数或者频率,是有用的。

频数是某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例如,在20个球里任意选出10个,出现了6次黄球,6就是黄球的频数。6/20就是黄球的频率,也就是用频数/总体。

频数(Frequency),又称“次数”。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各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频数的表示方法,既可以用表的形式,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

特别注意的是统计软件只能按照类别编码从小到大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累计,如果编码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手工统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