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中,理应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诗中却出现一“怨”情,这该如何理解呢?

如题所述

  撩动月下的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原诗呈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意流转】
  明月自大海的波涛中升起,遥隔千里的我们,天涯海角共同仰望。有情的人在漫长的夜晚悲怨,生起整夜的相思。我熄灭烛光,怜爱满地的月光,披上衣裳走出门,感觉到夜露滋生的清寒。不能把月光捧满手赠给你,回到寝室,只能等梦中与你相会。
  【快意解读】
  一个人在夜晚睡不着觉,会生起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且看这张九龄睡不着觉都会干什么?他先是在屋子里看见月亮,于是想起了远方的人,可能是父母朋友,可能是妻子儿女……反正他想起了这样一个人,想她也和自己一起看明月升起。想着想着就有点精神恍惚了,他熄灭烛火赏玩月光,不知不觉就从屋内踱到屋外,说明了他对那人思念之切。可是终究不能抓一把月光送给那人,于是又跑回屋子,希望在梦中能有这样的相见并亲手相赠的机会,这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
  【佳句回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句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诗人的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人不仅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给读者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9
情人怨遥夜,是抱怨夜的漫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