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猿戏得教学步骤

如题所述

  五禽戏,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动作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虎戏

  五禽戏(图一)
  脚后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鹿戏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
  五禽戏(图二)
  ,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熊戏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猿戏
  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
  3.左脚向后退步,右脚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最终成为钩手,右手同时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鸟戏
  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华佗五禽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鹿戏:按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梢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3次,右转2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3次,右腿2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略停,先以左肩侧滚洛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度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度;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驱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如单杠,门框,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肢悬空,作引体向上7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县。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7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9
  健身气功五禽戏——猿戏

  四、猿戏

  (一)教学递进层次

  猿戏由猿提和猿摘两个动作组成。教学时,首先要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然后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配以合适的呼吸,最后按照动作的内在意境,表现出猿猴机灵敏捷的特点。

  1.动作完整合一
  猿戏的动作变化相对比较复杂,上下肢动作协调一致,是完成动作质量的关键。躯干有团缩、舒放的变化,两肩有上耸、下沉的变化,手臂有收屈、伸展的变化,手型有掌、钩、握固的变化,站立有提踵、落踵的变化,步型有弓步、丁步、虚步的变化,步法有前跃、后退的变化,速度也有快慢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需要上下肢动作的协调一致,还需要顾及头部的转动和眼神的顾盼。

  2.合理配合呼吸
  在动作和呼吸的配合上,猿戏可遵循“提吸落呼”的规律。练习猿提,当身体团紧向上时,要稍用意提起会阴,配合吸气;当身体松沉下落时,放松会阴部,舒展胸廓,配合呼气。猿摘的呼吸方法以自然呼吸为主,也可配合4次呼吸:屈膝退步,手臂前摆,吸气;落掌后坐,气沉丹田,呼气;收脚丁步,抄掌顾盼,吸气;屈膝下蹲,转掌下按,呼气;迈步搂膝,展身舒臂,吸气;直身向上,屈腕钩手,呼气;握固收回,重心后移,吸气;收脚丁步,捧桃托掌,呼气。动作熟练后,可反复体验,呼吸要顺其自然,心静体松,不能勉强,逐步掌握。

  3.把握意境神韵的变化
  动作基本掌握后,需要提高内在意境、神韵的修炼。练习时,要意想猿猴置身于花果山林之中,坐无定势,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神韵上要表现出猿猴的机敏、可爱、灵巧、洒脱,集万千灵秀于一身,生机勃勃,自在活跃。动作以神似为主,重在体会其意境,不可太夸张。

  (二)动作教学步骤

  1.猿提:

  先分解为上体动作和提踵直立两个部分教学,然后再完整练习。

  (1)上体动作。
  ①手型变化。主要是“掌”和“钩”之间的变换。两臂内旋,手掌在腹前背屈,手指伸直分开,再快速旋腕撮拢捏握成“猿钩”,意在锻炼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然后,钩手再慢慢地变掌,旋腕幅度逐渐加大,反复练习。
  ②两手提按。两掌旋腕捏握成“猿钩”后,屈臂上提至胸前,虎口相对,两手间距约5~10厘米,钩尖朝下。然后,钩手变掌,虎口相对,掌心向下,按至腹前。两手上提下按,反复练习。
  ③耸肩团胸。掌握两手提按和掌钩变化后,可以进入上体动作的完整练习。当两手上提至胸前时:肩上耸,脖下缩,收腹提肛,形成上下合力;含胸团背,肩臂内夹,形成左右合力。此时,上下左右的向内合力汇集于一点,即胸部膻中穴处,再转头眺望肩后。动作做到位后,头转正,凝视正前方。再虚领顶劲,沉肩松腕,舒胸落肛,两手下按至腹前。反复体验躯干松紧开合动作,并和呼吸相配合。缩脖耸肩,含胸团背,挤压胸腔,虚领顶劲,沉肩松腹,舒展胸腔,可以起到内按摩心肺脏器,增强呼吸功能,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

  (2)提踵直立
  猿提是五禽戏功法中唯一的提踵直立动作,经常锻炼能有效地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猿提的提踵直立,要意念头顶百会处先向上领起,牵动身体,收腹提肛,脚跟离地;下落时,意念下行,松腹落肛,气沉丹田,全身放松,脚跟着地。要使身体平衡,首先在提踵、下落的过程中,身体重心上下保持垂直运动。其次,身体向上时,意念头顶上领,同时两膝伸直,对提高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提踵直立可以单独练习,待掌握平衡技巧后,再和上体动作相合,进行完整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快完整动作的掌握,而且还可以体悟到动作的细节,提高练功效果。

  2.猿摘:

  猿摘是五禽戏功法中比较复杂的一个动作。手型、步型较多,运行路线较长,还要前进后退,需要眼神配合。教学中,可以先向学习者介绍动作变化过程的意境,帮助动作记忆。再上、下肢分解教学,把眼神的配合结合起来。最后完整动作练习。

  (1)动作意境:密林之中,果树之上,一只猿猴,精神饱满,灵机无限。向后一跳,左顾右盼,寻找果实,忽而发现远处树叶掩映之处藏着一枚鲜艳的蜜桃,于是就屈膝下蹲,蓄力向上跃起,一手抓住身旁的树枝,借力一荡,纵身而上,舒胸展腹,另一手屈腕摘桃,紧握在手。屈身后坐,手托鲜桃,注目细看,心旷神怡。

  (2)上肢动作。
  ①手型变化。猿摘的手型主要有钩、拳(握固)、掌的变化。钩除了要求五指指尖捏拢外,还要屈腕下扣,摘桃时,握钩要快速敏捷;为了体现功法内涵,猿摘中的握拳选用了握固,握固有助于思想安宁,同时也可避免因握拳而使劲用力,因此以轻握为妥。掌在动作的变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用法,猿摘中按顺序出现的掌法有:摆掌、抄掌、按掌、搂掌、甩掌、托掌等。
  ②运行路线。上肢运行的路线、方向比较复杂,有前摆、划弧、下按、上挥、伸屈等变化,运动方向基本上在45°的斜方向进行。动作变化依照意境的发展而进行。以左式为例:动作起始,左手成钩手置于腰间,右手前摆,掌心向下,自然放松,意为猿猴伸展肢体,前摆高度不超过腰部。接着右手向下,经腹前划弧向后、向上摆至头部左侧,掌心向内,意为猿猴摆臂眺望。此动作眼神需要协调配合,开始眼随右掌,当右掌划弧向上时,头右转,眼神注视右前上方,忽而发现树上鲜桃,即所谓的左顾右盼。右手转掌心下按,意为蓄力待发。下按的路线是垂直向下的,眼神要随之而下。接着右手搂膝右摆至身体右侧变钩,好似猿猴抓住树枝。同时左臂伸展,向后、向上、向前划弧,在头前上方捏拢屈腕成钩手,意为猿猴荡过树枝,伸展长臂,采摘鲜桃,两臂之间的夹角要大于90°。然后左手握固,屈肘回收,再变仰掌,置于左肩侧,单臂托桃。同时右手顺势而下,钩手变掌,置于左肘下方,意为桃重难负,右手助之。

  (3)下肢动作。为了调整熊晃向前行走的距离,猿摘按同样的步数向斜后方撤步,这样功法结束时基本可以回到原地。以左式为例:左脚向斜后方撤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身体重心完全落在右腿上。然后重心后移左腿,右脚脚尖翘起过渡到虚步,再提起落于左脚内侧,两脚相距约半肩宽,成丁步。接着右脚向右前方迈出,脚跟着地,继而过渡到全脚掌着地,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同时左腿由屈到伸,落于身后,脚尖点地。此时身体充分向上伸展,与右腿成一垂直线。然后重心后坐,左腿屈膝,右脚回收,脚尖点地,收于左脚内侧,还原成丁步。下肢动作有进有退,无论进退,步法都要轻灵,表现出猿猴灵活敏捷的特点。

  (4)完整练习。练习猿摘,手、眼、身、步要求协调一致。完整练习时,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左脚撤步,右脚收回成丁步和右手抄掌、头部右转眼神注视右前上方要同时完成。右腿迈步伸直和舒臂摘桃、眼神注视右前上方要同时完成。右脚收回成丁步和屈臂托桃、眼神注视左掌要同时完成。只要做到这些要求,猿摘动作就基本掌握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09
别练了,很容易出偏走火入魔。我上铺的同学就练这个得了精神病
第3个回答  2020-12-29

五禽戏教学视频:猿系分解教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