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好为梁父吟?

如题所述

梁父吟的内容源自“二桃杀三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人弃桃自杀。事见春秋·齐·晏婴《宴子春秋·谏下》,比喻借刀杀人。
人才容易遭嫉妒,这则故事,本来是夸赞晏子的谋略和机智,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层面上的悲凉和残酷。三士都是人才,都以君子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而君子在严酷、卑鄙的政治斗争中,必然是处处碰壁,难逃失败命运的。结果就被晏子(他也是一个很厉害的谋士)嫉妒他们的才能,“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诸葛亮当时想出仕成就一番伟业,但是它又怕找不到合适的辅佐对象,轻易出仕又怕遭受三士的命运!
注:孔明也是人才,且经天纬地!但时怀才不遇!尚未遇刘备,他也想过投靠曹操、孙权,可是前者猛士如林,后者羽翼亦丰!诸葛大概担心轻易出仕会遭一些别的谋士嫉妒、谗言,受三士的命运吧!所以他好为梁父吟! 写到这里,我就想到庞统,难道猛士真的就不能一山容二虎,为什么要凤雏坠地,卧龙升天呢!难道上天也是这样嫉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8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走出齐国临淄城的城门,遥望城南的荡阴里(地名)。那里有三座坟墓,形状大小非常相似。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续的。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斩断地脉。不料他们一朝遭到谗言,两个桃子竟然杀死了三个勇士。谁能够想出这样的奇谋?他就是齐国的国相晏子。
《梁父吟》讲的其实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据说这事发生在齐景公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分别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由于三人勇猛善战、战功卓著,不把一般人放在眼中,显得有些骄纵,就连当时的齐国国相晏子也对三人有所不满,担心三人会祸害齐国,于是晏子劝说齐景公杀了三人,齐景公虽然觉得可惜,但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晏子。
于是晏子就想了一个计策,他借齐景公之名,召来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三位勇士,然后拿出2个逃子说要奖赏三人,并对三人说,你们谁的功劳大,桃子就奖赏给谁,公孙接第一个出来说:我曾经捕杀野猪、搏杀老虎,所以我得一个桃子。
田开疆第二个说:我曾经两次率军打败敌军,所以我也得一个桃子。最后,古冶子说:我曾经在河中勇斗大鳖,不仅救回了国君的马,还救回了国君,我的功劳会不如你们吗?我却没有桃子吃!说完古冶子还拔出自己的宝剑。
古冶子的话说完了,公孙接和田开疆就觉得不好意思,两人本来就是自视甚高的人,现在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同时两人也是热血的急性之人,马上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古冶子一看到公孙接和田开疆自杀而死,开始感到内疚,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害死了两人,感到非常悔恨,同时在强烈的自尊心之下,古冶子也用剑自杀了,就这样晏子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导致了齐国三大勇士的自杀身亡,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二桃杀三士”是中国古代一则历史故事,典故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四》。一方面可以看到骄狂必惹来众多非议,最终自取祸败。历史不乏“狡兔死,走狗烹”的警人事例。所以诸葛亮一生都很谦虚,即使位高权重,待人却很恭敬。诸葛亮在警示自己和身边的人:骄狂必自取祸败。所以诸葛亮一生都很谦虚,即使位高权重,待人却很恭敬。
另一方面,也是是为了告诫自己,绝对不要做晏子这样的人物,他不屑于像晏子一样对待勇士采取计谋杀害的办法。反映了诸葛亮爱惜人才,是个光明磊落的人。
第2个回答  2010-12-09
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晏子春秋.谏下二》)
我们看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朝纲不保。诸葛亮呢,自比管晏,企图自己可以入相,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可以澄清朝纲,用二桃之计来除去世上的军阀。“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虽然有人说诸葛亮是对三士的同情,但这样就会很难解释了。
第3个回答  2010-12-07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说明诸葛亮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名士风范 百度搜到的 呵呵
第4个回答  2010-12-08
吟唱《梁父吟》表现他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