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这句是出自于汉代曹操《观沧海》。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扩展资料

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身为副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0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意思是庆幸得很,好极了。这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是配乐时人们所加。

字词解释:

幸:庆幸,幸运

甚:很

至:达到极点。

哉:助词,表示感叹语气。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词语用法】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是配乐时人们所加。

扩展资料:

例如在下面的示例中,在《观沧海》和《龟虽寿》,前者是描述面对大海的豪迈情怀,后者是描述平定北方乌桓后曹操踌躇满志的心情,“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和诗义不无关联,在最后一首《土不同》中,诗人描写了四野荒芜,民生凋敝的景象,并且感叹到“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幸甚至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幸甚至哉”的意思是: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哉: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歌以咏志”:唱这首歌来抒发我的志愿.歌:动词,歌唱。以:连词,同“而”,连接“歌”和“咏志”两个动词。咏:用诗歌来抒发。志:心愿,胸怀。这两句本来是配乐时用的套语,一般与正文意义无关。

不知您满意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09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犹如说,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但是这两句是乐师们配乐时加进去的,无实际意思,《步出夏门行》的四首诗每首后面都有这麽两句。
第4个回答  2010-12-08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