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继承方式具体有:
1、法定继承,即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依法享有法定继承权;
2、遗嘱继承;
3、代位继承;
4、转继承;
5、其他继承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三十八条
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4
您好,法律上关于遗产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遗嘱。自然人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处分自己的合法个人财产是完全可行的。遗嘱人在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处分财产,继承人也是按照遗嘱的意愿获得遗产。要注意的是,通过遗嘱的方式处分遗产时 ,获得遗产的人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

我国的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位的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位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

第二,遗赠,自然人设立遗赠的方式,将自己的合法个人财产给到处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组织和国家。遗赠是一个继承与赠与相结合的方式,获得遗产的必须是除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组织和国家,更多的带有赠与的性质。

第三,遗赠抚养协议,是指遗嘱人通过遗赠抚养协议的方式,由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负责该自然人的生养死葬,于自然人去世后,依据协议获得他的全部或者部分遗产。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遗产的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个人,还包括组织,但不包括国家。这种获得遗产的方式是带有一定的义务需要履行的,也就是负责自然人的生养死葬。

第四,法定继承。除上述三种,还存在一种法定继承,也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遗产。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并且只有在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不存在不继承的情况下,才轮到第二顺序的继承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也欢迎您继续补充或者私信咨询我们。

【相关法条】《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