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儿来呢?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出自皇族,名符其实的皇亲国戚,“富二代”。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其叔父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道出了李白的身世:“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七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按照这样的说法,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弑父,夺得皇位,李白的父亲为避追杀,逃到碎叶城,隐姓埋名,过起了逃亡生活。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逝,唐中宗李显登基,复改武周年号为大唐年号,然后大豁天下,李白的父亲才带领全家从碎叶城逃回巴蜀,做起了生意,恢复李姓。因为其母梦太白金星入怀,生下了他,取名为“白”,字“太白”。

由于中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商人获利颇多。据《白行简纪梦》中记载,长安西市的富商张通夫妇,靠卖饭粥发了财;而《朝野佥载》中也记载,裴明礼靠捡破烂成了一方富豪,还有一个叫罗会,世代掏粪,人称“除粪夫”,但他却靠掏粪,然后变卖获利,成为富翁。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唐时期,商人家庭的富裕程度。

正是生在富裕的家庭,李白才能发蒙读书,“五岁诵六甲”,十五岁赋诗多首,并能结识一些社会名流,得到他们的赏识与推荐,从事一些社会干谒活动,接受道家思想,学习剑术,“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十八岁时,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先后游历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开元十三年(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离开巴蜀之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由于离家太远,得不到家庭上经济的支持,李白第一次尝到了穷的滋味。开元十四年(726年),也就是李白离家外游的第二年秋天,二十六的李白在前往会稽的途中,于扬州病倒。夜深人静,李白从梦中醒来,躺在床上,看见的明月光,开始了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传颂至今的《静夜思》:“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为了结交权贵,李白选择两次“入赘。

李白贵为皇亲国戚,但自己一直不敢公开,虽然家庭经商,生活富裕,但在中唐时期,商人的地位一直很低,李白的一生共经历四次婚姻,其中二次是入赘权贵之家。

开元十五年(727年),二十七岁的李白安陆寿山居住,经人介绍,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唐开元末年,许氏不幸病逝,留下一双儿女。在与许氏的十年婚姻生活,由于许圉师早已故去,虽然当过宰相,但人走茶凉,凭他以前的关系,并没能让李白捞到一官半职。“入赘”之名,好说不好听,虽然让李白生活一时无忧,但在家庭中地位低下,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让李白压力巨大。在许氏死后不久,李白在许家再也生活不下去了,就拖儿带女,离开了许家,前往山东。

在山东期间,李白又经历了二次短暂的婚姻。后来,李白与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再次“入赘”,当起了上门女婿。但由于宗楚客的名声在朝野上下太过狼藉,婚后不久,李白就借故离开宗家,游历名山大川,开始浪迹天涯。

二次的“入赘”经历,虽然没有让李白青云直上,捞到一官半职,但让李白积累了一定经济基础,让他有资本天天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西来献赋,制造偶遇,献诗于玉真公主,李白为仕途花尽了心思。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玄宗到西山狩猎,李白赶到西山,向唐玄宗献上自己创作的《大猎赋》,对唐玄宗极尽献媚,“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李白揣摩唐玄宗好玄学的心理,在文章结尾处加入了对玄理的阐述,以期得到唐玄宗的赏识。

这一年,李白在长安结识了卫尉张卿。李白向卫尉张卿送上了一首诗,诗中述说了自己当时的困苦处境,并希望得到张卿的帮助。张卿作为朋友,很够意思,在他的引荐下,李白得以向玉真公主献诗,最后两句“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深得玉真公主欢心。

一天,李白得知贺知章在紫极宫进香,于是赶去,制造偶遇,趁机向贺知章献上《蜀道难》和《乌栖曲》诗句。李白瑰丽的诗句和潇洒出尘的风采,让贺知章惊为“谪仙人”。

李白的这一系列操作,终于见到了效果。在贺知章与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另外唐玄宗看过《大猎赋》后,也对李白产生了兴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终于被招见入宫,得以入仕,供奉翰林院。期间,与贺知章等人结为“酒中八仙”,终日饮酒作乐,甚至于“天子呼来不上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