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绒山羊与羊绒山羊绒分类分级的主要指标是什么?羊绒价值的评定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从羊体上抓梳下来的山羊绒通常称作“原绒”。正确分类处理原绒对提高销售价格有积极意义。原绒按毛色分类:一类称为白绒,是从被毛纯白个体身上抓梳下来的绒,绒内不含有色纤维;二类成为青绒,是从被毛花色(包含各类颜色)个体上抓梳下来的绒;三类称为紫绒,是从被毛纯黑、纯棕色个体抓梳下来的绒。由于不同颜色的绒收购价格不同,因此,生产者在抓绒时,应该将绒山羊按照颜色进行分群,按先白后黑的分级顺序进行抓绒,可以提高羊绒的销售价格。根据原绒的纤维直径和纤维长度进行分级,一级(特细型),绒纤维直径平均为14.5微米以下、长度在40毫米以上;二级(优质型),绒纤维直径平均为14.5~16.0微米、长度在43毫米以上;三级,绒纤维直径平均在16.1微米以上、长度在45毫米以上(参阅国家农业标准《山羊绒分级整理技术规范》)。羊绒的价值主要从细度、长度和颜色等方面来评定。在国际市场上,绒纤维直径(16.0微米以下)小、长度长的山羊绒价格很高。但同等长度的山羊绒,价格会随着绒纤维直径的增大而迅速下降。羊绒的颜色有白色、青色、紫色以及棕色,其中,以白绒质量为最好(无需额外脱色,染色范围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