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心理暗示教育,能改善孩子不听话的毛病?

如题所述

你家孩子调皮吗?你家孩子不听话吗?我相信大多数家长的回答都是:是的。刚开始看着宝宝软乎乎的小脸觉得这就是上天送给自己的礼物,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调皮,天使也已经变成了"恶魔"。



朋友家的孩子很是任性,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好一通折腾,直到家长满足自己。前几天,我们一起逛商场,孩子拽着妈妈的手表示自己想要吃冰激凌。但是因为他正在感冒,妈妈便拒绝了,想不到小朋友直接躺地上哭了起来。



周围人来人往,但是孩子就像看不到一样,专心在自己的"表演"上无法自拔,邻居好话歹话都说完了,小朋友依旧无动于衷。没办法,邻居只能买了一个冰激凌给他,孩子这才跟着妈妈乖乖回家。



相信这种情况不少家长都遇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犟,好像确定妈妈一定会满足自己,事实证明,大多数的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会选择举手投降,还有少数的家长会选择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殊不知,无论是哪一种做法都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衍生了负面影响。



我曾经和邻居聊过他们家孩子的情况,邻居无奈的摆摆手:"没办法呀,这孩子生来就倔强,我也没办法呀!"其实不然,孩子或许可能会生来倔强,但是这种倔强并不会没有底线,所以说,过分的倔强,软硬不吃的孩子性格并非与生俱来。



正是因为他们软硬不吃,家长想要帮助孩子改掉这种性格也就变得十分困难。既然打不得骂不得,哄也没有用,家长不妨试试"心理暗示法"。那究竟什么是"心理暗示法"呢?字典上的解释是:人接受来自外界或自我的愿望、看法、评价等从而影响判断的心理特点。



也就是说,家长只要能够正确的利用心理暗示,给予孩子积极的反应,就能实现让孩子不那么倔强的教育目的。

试试"心理暗示法",完美解决孩子的倔脾气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因为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完全在家长的宠爱中长大,为了让孩子感受能够更健康快乐的长大,家长恨不得帮助孩子解决所有的事情,不仅在生活上做到面面俱到,在任何方面都是如此,以至于宠爱已经变成了溺爱而不自知。



但是长时间生活在想要什么就能到什么的环境下,孩子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变得倔强,一旦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大吵大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比如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要自己解决等等,这样孩子才会有主动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就不会轻易的被外界环境的"负面标签"所暗示。当孩子经常接受到父母的信任,并相信自己能够独立处理事情之后,他就会用加倍的努力和付出只为完成这件事情,即使很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就会为所欲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合不合理,应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但是往往这些事情是父母明令禁止的。



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从自己做起,自己为孩子做出正确的榜样,之后告诉他们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在这期间可以设立奖惩制度,与孩子一起执行。

当孩子有了规则意识之后,就会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家长也不用因为他们坚持一件错误的事情而头疼,所以,在他们小时候就培养规则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肓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3-6岁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更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优质绘本将一些习惯道理蕴含在生动有趣的故事里,可以让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下潜移默化地获得启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2
首先就是可以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然后就是能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第2个回答  2021-02-02
就是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是可以改善孩子不听话的毛病的。
第3个回答  2021-02-02
心理暗示教育就是通过眼神或者行为暗示别人,而不是通过语言进行教育,是能够改善孩子不听话的毛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