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司机与行人矛盾如此激烈?

如题所述

说白了都是出于同样的一种心理:“反正对方不敢撞过来,开车的/走路的最大。”

无论是18线的小城市还是北上广一线城市,司机和行人之间的矛盾都非常激烈。最常见的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管对面是红灯还是绿灯,行人们凑一到堆了就可以走了,只走人行道斑马线都不过瘾,有时候还要翻翻护栏不走寻常路。而到了司机这方,则是乱鸣笛动不动就开大灯闯红灯等等,还有超载行为,明明是个摩托车,硬要在后座放上一摞钢丝竹子之类的物品,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仍有小部分人屡禁不止。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提高中国公民对交通规则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个人的教养素质的原因之外,还有对交通法的不甚了解的原因。就拿我身边的人来举例子吧,我有个刚拿到驾照的朋友,在他学会开车之前,他经常拉着我直接往马路对面冲,不看四周的车流,我有好几次被他吓到不行,实在忍不住和他生气让她遵循交通规则,多看车辆,结果他老人家给我来句:“反正那些车不敢撞我,撞了我要赔钱的!”当时我就叹气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时候也是要追究哪方才是该负责任的,不是行人被撞了就一定是司机的错。有点讽刺的是,在他拿到驾照正式上路之后,他又总是反过来对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横冲直撞的行人骂骂咧咧的。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有时候司机行人身份对调的话,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是不可调和的,因为他们对自身的行为并没有认识到错误,只是一味的将错误归到别人身上。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某些地方的交通路线规划不合理。人流量大的地方,不管路再怎么宽都有可能堵。这一堵就坏事了,行人嫌人行道拥挤就在车辆之间穿梭,车子动不了司机也心烦,还得提防时不时出现的行人。双方心情语气都欠佳,次数多了矛盾就产生了。说白了还是中国人口多,想根治确实难。而且个别年老的人想碰瓷啥的,年轻人易冲动,这诸多次要因素加起来也导致了行人和司机之间矛盾的激化。

所以总而言之,要想调和司机行人之间的矛盾真的不容易,也希望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遵循交通规则,从自己做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6

其实也不见得就矛盾激烈吧,主要还是要看双方的素质。

在我们城市的新闻报道,最近才有一期是采访过马路的人,过马路的时候,会看路过的汽车再过马路,还是会直接过去,等汽车给自己让路呢?

面对新闻媒体的镜头,不少市民都表示,一般他们过马路,都不会横冲直走地过,如果有信号灯,就等等信号灯由红变绿了,再通过。如果没有信号灯,则是会看过往车辆多不多,有没有疾驰而来的汽车,再迅速地过马路。

而司机也表示,如果道路上有标识出前方有人行道(就是上面的菱形标志了)的话,一般也会减速慢行,避免跟行人发生碰撞。

这样看的话,其实司机跟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

在我看来,真正的矛盾在于,守法与不守法,遵守交规与不遵守交规之间的矛盾。

比如当红灯亮了,依旧还是有人不管不顾地向前冲……而这个时候如果远方的来车看到绿灯亮了却没注意到这些违规的行人,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同样的,行人闯红灯,司机也存在着闯红灯的行为,当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可能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一个行人或司机自身的安危,而是道路上的在场交通参与者的安危。

瞧瞧上面央视新闻发布的一个动态图片,就记录了一起闯红灯引起的意外。想一想,这个时候,再去追究究竟是谁的错,是不是已经太迟了呢?

所以,我觉得要让行人跟司机少一些矛盾,其实只用一个方法就可以解决了。让司机与行人双方,都按照交通规则来,该过就过,该缓就缓,不要为了赶一时之快,却做了后悔一生的事情。

另外,我想说的是,“中国式过马路”这个词,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城市是很少的,而且在大多数城市,大多数人,其实是能够遵守这些交通规则的,但是却仍然有人想要把这些问题放大化……起码,我在广州、上海、厦门、福州、汕头等城市,还是能够看到大多数的交通参与者,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信号灯的指示通行……

不说别人了,就说我自己吧,有时候我自己也赶时间,但是我也不会因此而超速,而闯红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遇到这种问题,先反思一下自己,先做好自己应该做的,遇到不对的,再制止,这不是更好,更有助解决矛盾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06

说句不好听的,中国的民众本来素质就不高 你又怎么去要求别人呢。


司机不愿意给行人让道,有的是觉得自己有车就牛逼,但是现在的车也没有多贵吧,经常见到的就是大众还有一些杂牌车也不过几万十几万,几十万,但是司机就觉得自己有车就牛逼,行人就该给我让道。这只是你自己没有素质的表现。在几十年之前全部都是车辆给行人让道,因为那时撞到人了是要赔很多钱的,而那时候钱都比较值钱,谁都不想因为那点时间而去冒那个险,如果不小心人装死了,有的难讲话是要偿命的。而现在估计买的起车的人家里都不怎么缺钱,有时在路上不让行人,歪曲的心里会认为行人怕死肯定会让我的,再说即使撞到了也陪不了什么钱,而行人会想;我是条人命,你又不敢撞我肯定会给我让道,这样就会引发交通事故了。


还有一种就是现在的行人也没有素质,乱穿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也会照成司机难以控制车辆不知道要往哪走,然后行人还会骂骂咧咧的背后说司机,有的司机听到了,就会气不过去理论这样又发生了民事纠纷。
归根结底,就是公民素质低下,没有理让的观念,还记得以前有六尺巷的故事,现在的人真应该好好去看看这个故事。
而且经常回在马路上看见大人要横穿马路孩子去阻止,就想问一下孩子都有的觉悟你们没有么。有的司机也是的,压时间闯红灯,有的经常可以看到车上的孩子去劝开车的那个司机,这点觉悟都没么。
感觉还是素质问题。

第3个回答  2017-06-06
在中国,司机总是开的很快,行人也是一样,匆匆忙忙,赶着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所以司机会抢道,行人会乱窜。这种情况下,当然会产生矛盾了。我认为产生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富裕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出行方便,于是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行人难免会和司机产生矛盾。
车很多,司机素质不高,交通法规更新速度不够快,无法约束司机,于是他们越来越肆无忌惮了。在马路上横行霸道,和行人抢道,马路杀手也越来越多,行人在路上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矛盾自然会来。
所有人一心扑在经济上,大家只想着如何致富,最后经济基础巩固了,精神发展却很落后,大部分人的素质亟待提高。于是不看红绿灯,乱翻栏杆,在马路中间嬉戏……各种陋习,让行人展现的淋漓尽致。有时候,行人也是自找,这些行为这么危险,司机也怕撞人呀。
而且由于现代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如果司机撞上人,就是不严重,也很可能被讹,所以肇事逃逸很多,这很容易继续路人的愤怒。
产生矛盾,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目前无法消除这种矛盾。司机和行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共同维护自身安全。期待在未来,可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