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带解释

如题所述

名人名言带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译文: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译文: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译文: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译文: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2、小人之过也必文。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译文: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6、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7、见侮而不斗,辱也。译文: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文: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19、好学而不贰。译文: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2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译文: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21、名不正,则言不顺。译文: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2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2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译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2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译文: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2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译文: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2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28、一寸山河一寸金。译文: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译文: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31、是可忍,孰不可忍。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3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译文: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33、人皆可以为尧舜。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译文: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译文:勤奋是登上知识**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3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3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译文: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译文: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40、不怨天,不尤人。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4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译文: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4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1.成由勤俭败由奢。

2.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3.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4.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5.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

6.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7.成物不可损坏。

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10.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1.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

12.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3.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

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5.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

16.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7.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18.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19.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20.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2.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23.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2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5.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26.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27.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28.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