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老金计算方法

如题所述

      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并不相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已经参加了工作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是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了。

      缴费指数,有的是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一般来讲,我们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都是在60%~300%之间浮动,所以缴费指数一般就是0.6~3。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由北京、四川等地过去最低缴费基数是40%,这是对一些个人和困难企业的照顾。国家已经明确进行统一到60%,北京市2019年7月1日开始上调到46%,2020年7月1日上调到52%,2021年7月1日上调到60%。

  像天津等一些地区,缴纳社保时是以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为准,但是计算养老金时要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准。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比较低,这样就会造成60%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只有50%左右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这样计算出来的缴费指数就是0.5左右。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每一个月缴费指数的平均值,10年平均指数是0.6,10年平均指数是1,20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

  缴费年限,实际上是具体到的月,每一个月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

  如果我们一直按照100%缴费基数缴费,待遇会非常简单。基础养老金就是每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是60%基数,结果是0.8%;如果是300%基数,结果是2%。

      基础养老金兼具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通过计算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0
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并不相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之前,已经参加了工作的人。这部分人大多是1992年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了。

缴费指数,有的是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会平均缴费基数。一般来讲,我们的缴费基数上下限都是在60%~300%之间浮动,所以缴费指数一般就是0.6~3。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由北京、四川等地过去最低缴费基数是40%,这是对一些个人和困难企业的照顾。国家已经明确进行统一到60%,北京市2019年7月1日开始上调到46%,2020年7月1日上调到52%,2021年7月1日上调到60%。

  像天津等一些地区,缴纳社保时是以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为准,但是计算养老金时要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准。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比较低,这样就会造成60%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只有50%左右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这样计算出来的缴费指数就是0.5左右。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每一个月缴费指数的平均值,10年平均指数是0.6,10年平均指数是1,20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

  缴费年限,实际上是具体到的月,每一个月都可以转化为0.0833年。

  如果我们一直按照100%缴费基数缴费,待遇会非常简单。基础养老金就是每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如果是60%基数,结果是0.8%;如果是300%基数,结果是2%。

基础养老金兼具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通过计算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