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月圆和圆缺代表什么

如题所述

古代月圆和圆缺代表人的悲欢离合。

月圆:在我国古代月圆代表家庭团圆、美满、和谐;生活美好;圆缺:在我国古代月缺则分离、相思之苦;著名的《水调歌头》里面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所以,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时候,月圆代表团圆,月缺代表分离。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

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三十天。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

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360/389.11=27.32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月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