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史(四):密州开启豪迈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如题所述

在熙宁七年的大灾之后,苏轼的使命并未停歇。他在东南赈灾结束后,辗转常州、润州,与陈襄的深厚友谊在任职中得以升华。然而,陈襄离职后,苏轼的挑战接踵而至,被任命为密州知州,面对的却是无情的蝗灾。他以行动诠释领导力,组织抗灾,亲自祈雨,尽管天灾无情,他仍尽全力挽救百姓。

在密州的任期内,苏轼面对百姓的困苦,再次挺身而出,上书朝廷,以一纸请命,呼吁朝廷减免赋税,对新法中的均税、手实和官盐等提出了质疑。尽管王安石的下台并未完全改变变法方向,苏轼在地方执行政策时,坚守个人理念,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革新精神,对免役法的改良是他对公正的不懈追求。

然而,密州的生活与杭州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苏轼怀念着过去的精致生活,对现实的艰难处境感到不满。他与当政者理念不合,无法改善地方疾苦,甚至对移守密州产生后悔。尽管公务繁重,与弟弟的相聚变得稀疏,苏轼却以自嘲的方式,发现密州生活的独特魅力,至少比京城少些尘嚣。

密州上元节,苏轼的心情郁郁寡欢,但贤淑的妻子王闰之默默的支持让他深感愧疚。在阅读《庄子》中,他找到了超然物外的智慧,心境渐趋平和。密州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发生了转变,豪迈词作如《超然台记》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应运而生,标志着他从诗酒人生向更深层次的哲思跨越,词风雄浑豪放,开创了全新的词派。

苏轼的词作,如《水调歌头》中秋词,从杭州至密州,豪情万丈,被誉为中秋词的巅峰之作,流传千古,成为中秋词的典范。他的创作并未止步,即将赴徐州的新篇章,等待着后人继续挖掘和品味。

苏轼的传奇人生,如同他的诗词,充满了坚韧与智勇,他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启迪着后世。让我们期待他在密州的更多篇章,见证他的豪迈与深沉,感受他的诗酒人生。

参考资料:王水照、崔铭《苏轼传》;林语堂《苏东坡传》;《宋史·苏轼传》;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续资治通鉴》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