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条状似海棉的中药名称

如题所述

白色条状似海棉的中药应该是通草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Koch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主治: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功能: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

生理特性:

品呈圆柱形,长20~1000px,直径1~62.5px。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2.5px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气微,味淡。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去恶虫。

2、《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折, 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3、《本草纲目》:通草烧研酒服,治洗头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效
  清势利水;通乳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通脱木,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南、活脱也。一本云药草,生江南,主虫病,今俗亦名通草。 2.《本草图经》: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今园圃间亦有种两者。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用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
  科属分类
  五加科
  拉丁文名
  Medul-la Tetrapanacis
  主治
  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数10-2800m的向阳肥厚的土壤中,或栽培于庭园中。或栽培于庭圆中。
  各家论述
  1. 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也,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2.《纲目》: 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开也。 3.《本草正义》: 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苫,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切,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采收和储藏
  秋季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割取地上茎,切段,捅出贿心,理直,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选方
  ①治热气淋涩,小便赤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上调,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进一服。忌食五腥、热面、炙煿等物。(《普济万》通草饮子)②治一身黄肿透明。亦治肾肿: 通草(蜜涂炙干)、木猪草(去里皮)各等分。上为细末,并入研细去土地龙、麝香少许。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通草散)③治伤寒后呕哕: 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差,更作,取差止。(《千金方》)④治鼻痈,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 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 (《三因方》通草散)⑤催乳: 通脱木、小人参,炖猪脚食。 (《湖南药物志》)
  用药禁忌
  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1.《本草经疏》:虚脱入禁用,孕妇人勿服。 2.《本草汇言》:阴阳两虚者禁用。 3.《本草从新》:中寒者勿服。
  动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5m。茎粗壮,不分枝,幼稚时表面密被黄色星状毛或稍具脱落的灰黄色柔毛。茎贿大,白色,纸质;树皮深棕色,略有皱裂;新枝淡棕色或淡黄棕色,有明显的叶痕和大型皮孔。叶大,互生,聚生于茎顶;叶柄粗壮,圆筒形,长30-50cm;托叶膜质,锥形,基部与叶柄合生,有星状厚绒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掌状5-11裂,裂片通常为叶片全长的1/3-1/2,稀至2/3,倒卵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每一裂片常又有2-3个小裂片,全缘或有粗齿,上面深绿以,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状绒毛。伞形花序聚生成顶生或近顶生大型复圆锥花序,长达50cm以上;萼密被星状绒色,全缘或近全缘;花瓣4,稀4,三角状卵形,长2mm,外面密被星状厚绒毛;雄蕊5,与花瓣同数;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先端反曲。果球形,趱戏约4mm,熟时紫黑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1-2月。
  功效分类
  清热药;利水药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而又有阳光照射的环境,不甚耐寒,越冬温度在5℃以上。适于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插或早春根插,早春用种子育苗。通脱木的地下茎萌发力很强,冬季挖伤部分地下茎,刺激第2年生出新苗,到第3年早春萌芽前移栽这些新苗,按行株距各1.3m定植。
  炮制方法
  通草:拣去杂质,切片。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贿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内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仅在细小茎贿中的某小段)少见。无臭,无味。 以条粗壮、色洁白、有弹性、空心有隔膜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髓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壁薄,偶见壁孔,外侧的细胞较小,壁薄,偶邮壁孔,外侧的细胞较小,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性味
  味甘;淡;性微寒
  药材基源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g。
  出处
  《中华本草》
  通草 Medulla Tetrapanacis (英)Rice Paperiant Pith 别名 大通草、通花、方草。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茎髓。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叶背及花序被白或褐色星状毛;髓大,白色,纸质。叶大,聚生茎顶,直径50~70cm,5~11掌状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缘或有粗齿,叶柄粗长;托叶膜质,锥形,基部合生。多数球状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复圆锥花序;花小,花萼不显;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紫黑色。花期10~12月。 生于向阳山坡、屋旁、路边及杂木林中。主产台湾、贵州、广西、云南。 采制 秋季砍伐2~3年生的茎,截成一定长度,趁鲜顶出茎髓,晒干,切片。 性状 茎髓呈圆柱状,长30~60cm,直径1.2~3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纵细纹。质轻松,断面白色,有光泽,中央有直径0.6~1.5cm的半透明圆形隔膜;纵剖面可见隔膜排列整齐。 化学成分 含肌醇(inositol);并含多聚戌糖、多聚基戌糖,以及阿拉伯糖、乳糖、半乳糖醛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英文名】 MEDULLA TETRAPANACIS 【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 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切厚片。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无臭,无味。 【鉴别】本品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外侧的细胞较小,纹孔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3~5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摘录】《中国药典》 【通草和小通草】 通草入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人将小通草当作通草使用,或者出现通草、小通草混用现象。实际上,通草、小通草是名称相似而来源不同的两种药物。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小通草切面平坦,无空心;通草切面平坦,中空或有半透明薄膜,实心者少见。小通草气微,无味,通草气微,味淡。 小通草的性味与归经是:甘、淡、寒,归肺、胃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用量为2.5—4.5g; 通草性味与归经是:甘、淡、微寒,归肺、胃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 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其用量为3.0—5.0g。 不过,目前,药理实验已发现,不同品种的通草及小通草均具有较好的利尿、抗炎和解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在通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通草及小通草类药材中多糖含量丰富,并经初步药理实验证明,多糖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和抗氧化作用。 摘自《21世纪药店》 别名 大通草、通花、方草。 来源 五加科植物通脱 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 .Koch的茎髓。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叶背及花序被白色或褐色星状毛;髓大,白色,纸质。叶大,聚生茎顶,直径50~70cm,5~11掌状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缘或有粗齿;叶柄粗长;托叶膜质,锥形.基部合生。多数球状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复圆锥花序;花小,花萼不明显;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紫黑色。花期10~12月。生于向阳山坡、屋旁、路边及杂木林中。 采制 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产地 台湾、贵州、广两、云南。 性状 茎髓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无臭,无味。 化学成分 含肌醇(inosito])、多聚戊糖、多聚甲基戊糖、阿拉伯糖、乳糖、半乳糖醛酸等。 药理 醇提取物4g/kg灌胃对大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水提取物也可使尿量轻微增加.临床上以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小便淋涩不通、尿血;有促进乳汗分泌的作用,可治疗乳汁不下。此外还有抗炎作用。 性味 性微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用量3~4.5g。 配伍应用 ①五淋,小便癃闭:配瞿麦、木通、连翘等。②乳汁不下:配穿山甲、猪蹄煮汤服食。③水肿:配茯苓皮、大腹皮等。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干燥茎髓。主产于贵州、云南、四川、台湾、广西等地。多为栽培:秋季割取茎。裁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切片,生用。 【药性】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应用】 1.淋证,水肿。本品气寒味淡而体轻,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肿。尤宜于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与冬葵子、滑石、石韦同用,如通草饮子《普济方》;用于石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等同用;用于血淋,可与石韦、白茅根、蒲黄等同用;用于水湿停蓄之水肿证,可配猪苓、地龙、麝香,共研为末,米汤送服,如通草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产后乳汁不下。本品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且味甘淡,多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与穿山甲、甘草、猪蹄同用,如通乳汤(《杂病源流犀烛》)。 【用法用量】煎服,3~5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谓其“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2.《医学启源》:“通阴窍涩不利,利小便,除水肿,癃闭,五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肌醇、多聚戊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及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尚含钙、镁、铁等21种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通草有利尿作用,并能明显增加尿钾排出量,有促进乳汁分泌等作用。通草多糖具有一定调节免疫和抗氧化的作用。 【其他】通草 、木通名称不同,气味有别。但今之木通,古书称为“通草”。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当知区别,不可混淆。 【通草和小通草】 通草入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人将小通草当作通草使用,或者出现通草、小通草混用现象。实际上,通草、小通草是名称相似而来源不同的两种药物。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小通草切面平坦,无空心;通草切面平坦,中空或有半透明薄膜,实心者少见。小通草气微,无味,通草气微,味淡。 小通草的性味与归经是:甘、淡、寒,归肺、胃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用量为2.5—4.5g; 通草性味与归经是:甘、淡、微寒,归肺、胃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 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其用量为3.0—5.0g。 不过,目前,药理实验已发现,不同品种的通草及小通草均具有较好的利尿、抗炎和解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在通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通草及小通草类药材中多糖含量丰富,并经初步药理实验证明,多糖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和抗氧化作用。 摘自《21世纪药店》 附食疗方: 1、水肿,淋病,胸热心烦,小便短少,乳汁不通:(通草灯芯酒)通草250克 灯芯30克 秫米、曲适量。将通草、灯芯水煎取汁,秫术煮熟,曲研细粉;3者同入缸中,搅拌匀,密封,置保温处;14日后开启,压榨去糟渣,装瓶备用。每日不拘量,徐徐饮之,以愈为度。气虚无湿热,以及孕妇均忌饮此酒。 2、通调乳房气血,通乳和开胃化痰:(对虾通草丝瓜汤)对虾2只,通草6克,丝瓜络10克,食油葱段、姜丝、盐各少许。以上对虾、通草、丝瓜络收拾干净,入锅加水煎汤,同时下入葱、姜、盐,用中火煎煮将熟时,放入食油,烧开即成。 其中对虾含蛋白质达20.6%,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尼克酸等均较丰富。其性温,味甘,咸,有补肾壮阳、开胃化痰、通络止痛等作用。通草味甘淡,性寒,甘淡能通小便,性寒能清热,并有通乳汁的作用,可治疗因乳汁不通引起乳房痈肿症。丝瓜络味甘,性寒,有通行经络和凉血解毒的作用,可治气血阻滞、经络不通等症。 3、产后无乳,乳汁不通:(猪蹄通草粥)猪蹄1~2个,通草3~5克,漏芦10~15克,粳米100克,葱白2 茎。先把猪蹄煎取浓汤,再煎通草、漏芦取汁,然后用猪蹄汤和药汁 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葱白稍煮即可。每日2次,温热食。 4、产后乳汁不通,少乳:(路路通粥)通草10克,路路通15克,鲫鱼一条(约1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通草、路路通水煎取汁,鲫鱼剖杀去鳞及内脏,洗净加盐、水煮熟,去刺;鱼肉与通草路路通汁一起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每日1~2次,温热食。 5、产后食欲欠佳、乳汁不足、便秘:(花生通草粥)花生米50克,通草8克, 王不留行14克,大米50克。先将通草、王不留行另熬水,去渣留汁,再将花生米捣烂,与大米及药汁共煮粥。待将粥煮稠后加适量红糖即可食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17
通草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还有一种紫霄花,不过颜色是偏灰黄的,贴出来权当是补充知识了

紫霄花

为简骨海绵科动物脆针海绵的干燥群体。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棒状,形似蒲棒,大小不一,长3-10cm,直径1-2.5cm,中央常附有水草或树枝。表面灰绿色、灰白色或灰黄色。体轻,质松泡,有多数小孔,呈海绵状;断面呈放射网状,网眼内有灰黄色类圆形小颗粒。(芽球),振摇易脱落。气无,味淡。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主阳痿;遗精;白浊;虚寒带下;小便不禁;阴囊湿痒
第3个回答  2010-12-15
通草。主要用来催奶用的
第4个回答  2010-12-15
通草:利尿通淋,下乳。或者是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