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名人事例,不要爱迪生、李时珍、齐白石。要详细!!

如题所述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名人事例:

1、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他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在东关模%0A范学校的三年学到了很多知识。 他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各门功课成绩都不错,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他都名列第一。

周恩来同时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激发了“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热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伟人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这鸿鹄之志。

2、高斯从小就勤奋好学,很早就显示出超人的数学才能。 他学习既刻苦、又勤奋。白天在学校里,除上课时专心听讲之外,他还尽量利用课外时间 钻研数学,阅读了很多大数学的著作。高斯研究数学问题,总是持之以恒。

高斯最反对做事半途而废。在对一些重要的定理进行证明时,总是经出多种解决、证明的办法,并从中发现最简法和最美妙的证明。他曾说“任何存在疑问的证明都不 能算作数学的真正证明。”高斯一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钻研数学,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竺可桢(1890—1974),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一名忠诚战士。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和教育事业,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学识渊博,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许多研究都有重大创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竺可桢胸襟豁达开阔、治学严谨勤奋、待人宽厚至诚,堪称“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水滴石穿”的教诲成了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0年,20岁的竺可桢去美国留学,8年后,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一直从事祖国的气象事业。

4、持之以恒,是学习意志和持久力的表现,是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条件。鲁迅写日记 ——硕果源自坚持 鲁迅从 1907-1936 年 30 年间写作(包括翻译)了 500 多万字的著作。在此期间,他不管工作、写作再忙,客观环境如何艰苦、恶劣,身体条件再差,都一直坚持写日记。

20 余年,从不间断,只有到最后病危的时候,才被迫停下笔来。

5、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幼年家贫.他 8 岁上学,12 岁就当印刷所的小学徒。但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堵塞他寻求知识的途径。

富兰克林发奋自学,硬是从零开始打基础,经过近 30 年的努力,自学了有关电学方面的大部分知识,从而正确地解释了电的性质——电荷守恒定律,成功地揭示了雷电的秘密。有恒心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荆棘坎坷。恒心不是钻牛角尖,一条道走到黑.持之以恒,要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6
高斯,1777年4月出生在德国。他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从小就勤奋好学,很早就显示出超人的数学才能。据说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 计算帐目,小高斯静静地站在旁边看,当他的父亲自以为算得正确时,小高斯却认真 地说:“爸爸,您算错了,应该是……”经检查,果真是高斯的答案正确。 高斯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在学校里,高斯是他们班最小的学生,但他是 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高斯学习既刻苦、又勤奋。白天在学校里,除上课时专心听讲之外,他还尽量利用课外时间 钻研数学,阅读了很多大数学的著作;晚上,为了节省灯油,父亲要求小高斯天一黑就上床 睡觉,但高斯太喜欢读书了,他把一个大萝卜挖去了心,塞进一块油脂,插上一根灯芯,做了一盏小油灯。他一个人躲在顶楼上,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直到深夜才睡。 在上学期间,高斯还写了许多“数学日记”,记录了他在解题时的新发现和巧妙的解法等。有了 这些坚实的知识基础,高斯在17岁时就发现了好几个数学定理,成了很有名的小数学家。 1795年,高斯18岁,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第二年,他成功地解决了当时自希腊数学 家欧几里得以来两千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数学一大难题,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有人曾问高斯:“你为什么在科学上能有那么多的发现?”高斯回答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 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作出同样的发现。”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持久以恒”是高斯成功 的秘诀。 据说,由于高斯研究数学过于专心,曾惹了不少“笑话”。一次高斯的妻子病了,而这时高斯正坦埋头 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夫人的病越来越重了。高斯好像没有听到,仍继续工作。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他,夫人的病更厉害了,高斯说:“我马上就去!你先去吧!”说完,他仍 旧坐在那里,思考他的数学问题。人们见他还没有来,就派了一个胆大的人去通知高斯:“夫人快不行了, 如果您不马上去就怕很难见到她生前的最后一面了!”而高斯却慢腾腾地说:“叫她等一下”。 高斯研究数学问题,总是持之以恒。他最反对做事半途而废。高斯在对一些重要的定理进行证明时,总 是经出多种解决、证明的办法,并从中发现最简法和最美妙的证明
第2个回答  2010-12-19
高斯,1777年4月出生在德国。他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从小就勤奋好学,很早就显示出超人的数学才能。据说有一次,他的父亲正在 计算帐目,小高斯静静地站在旁边看,当他的父亲自以为算得正确时,小高斯却认真 地说:“爸爸,您算错了,应该是……”经检查,果真是高斯的答案正确。 高斯7岁那年,父亲送他到附近的学校读书。在学校里,高斯是他们班最小的学生,但他是 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高斯学习既刻苦、又勤奋。白天在学校里,除上课时专心听讲之外,他还尽量利用课外时间 钻研数学,阅读了很多大数学的著作;晚上,为了节省灯油,父亲要求小高斯天一黑就上床 睡觉,但高斯太喜欢读书了,他把一个大萝卜挖去了心,塞进一块油脂,插上一根灯芯,做了一盏小油灯。他一个人躲在顶楼上,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直到深夜才睡。 在上学期间,高斯还写了许多“数学日记”,记录了他在解题时的新发现和巧妙的解法等。有了 这些坚实的知识基础,高斯在17岁时就了现了好几个数学定理,成了很有名的小数学家。 1795年,高斯18岁,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攻读数学。第二年,他成功地解决了当时自希腊数学 家欧几里得以来两千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数学一大难题,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有人曾问高斯:“你为什么在科学上能有那么多的发现?”高斯回答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专心 和持久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也会作出同样的发现。”由此看来,“专心致志,持久以恒”是高斯成功 的秘诀。 据说,由于高斯研究数学过于专心,曾惹了不少“笑话”。一次高斯的妻子病了,而这时高斯正坦埋头 钻研一个数学问题,有人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夫人的病越来越重了。高斯好像没有听到,仍继续工作。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告诉他,夫人的病更厉害了,高斯说:“我马上就去!你先去吧!”说完,他仍 旧坐在那里,思考他的数学问题。人们见他还没有来,就派了一个胆大的人去通知高斯:“夫人快不行了, 如果您不马上去就怕很难见到她生前的最后一面了!”而高斯却慢腾腾地说:“叫她等一下”。 高斯研究数学问题,总是持之以恒。他最反对做事半途而废。高斯在对一些重要的定理进行证明时,总 是经出多种解决、证明的办法,并从中发现最简法和最美妙的证明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2-15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 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