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藕断丝连

如题所述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这篇小古文读起来,觉得艳丽而清新。从上到下,花、梗、叶、茎,有花有朵,有形有色。特别喜欢“荷梗直立。荷叶形圆。”一个“直立”,用得真好,把荷梗写活了,好像那梗是荷的腰似的,腰挺得直直的,给人一种亭亭净植的动态美。
“荷叶形圆”,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喜欢。为什么喜欢?一比较就明白了。你看“荷叶形圆”与“荷叶圆形”,你更喜欢哪种表达?肯定是前者啊,前者无形中强调的是“圆”字,读过之后,你会觉得荷叶圆圆的,大大的,惹人怜爱,让人欣喜。另外,从朗读的角度看,最后读“圆”,口形是打开的,那种感觉仿佛心也打开了,变得开阔了。
还喜欢“茎横泥中”的“横”字,那种横躺的感觉真是美妙。仿佛那油油的泥巴是藕温软的床。茎在泥中,躺得舒舒服服、自在逍遥。
还有一句不得不提,那就是最后一句,这一句,由前面的四字词语变成三个字,句式变了,节奏变了,好像音乐的节拍一样,到这儿有了起伏,有了变化。
这样,语句就有了灵气,就显得不僵化,不教条。
文字的表达,语句的生动就在这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