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

如题所述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I(c+v+m)>I(c )+II(c )或I(v+m)>II(c )

II(c+v+m)>I(v+m/x)+II(v+m/x)

前提是“两个多余”

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协调发展)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I(v+△v+m/x)==II(c+△c)

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两个基本公式:

(1)I(c+v+m)==I(c+△c)+II(c+△c)

(2)II(c+v+m)== I(v+△v+m/x)+II(v+△v+m/x)    

扩展资料:

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如何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对社会总产品的分析,分别从实物构成和价格构成两个角度,提出了社会再生产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部类生产资料包括原料,但不等同于原料,因为它还包括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包括采掘业、机器制造业、水泥、煤炭、化工等用于生产原料的部门;

消费资料包括纺织、药品、食品、造纸等生产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部门。社会再生产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两个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的出去,把产品全部卖出,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的进来,通过购买,把已经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

即要求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整个社会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否则,社会扩大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而这又离不开两大部类之间的顺利交换,而交换则是通过现实的市场交易活动来实现的。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经济总量、关注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以及社会市场的高效运转、流通。

在我国尤其要特别注意行业、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以及行业内部的结构平衡,否则,势必造成个别行业、产品投资过热,从而造成总量供求失衡。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虽然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但其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的本质,却反映了任何社会形态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也存在着生产与再生产过程,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同样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经济建设,具有适用性和指导主义,尤其是在市场起决定作用条件下进行经济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