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正月初一是怎样叫的?

如题所述

正月初一在古代的称谓有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等。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这一称谓沿用至今。年节古称“元旦”。
“元”字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正月初一是每年的第一天、春季的第一天、正月的第一天,故称为三元。同时,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因此又称“三朝”。又因为这一天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代正月初一的拜年方式有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如果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会派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馀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从清朝时候起,拜年的习俗又增添了“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馀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如今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正月初一的10个禁忌包括:
1. 忌倒污水、垃圾、动扫帚,以免扫走财运。
2. 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以免娘家吃穷。
3. 大年初一吃饺子,象征团圆和发财。
4. 不能动针线,以免刺破财运。
5. 忌骂人、训孩子、夫妻吵架,以保持和气。
6. 禁止向别人借钱,以免守不住财。
7. 忌打破盘、碗等物品,若打碎了,可念“岁岁平安”化凶为吉。
8. 不能穿破衣服,以示新年新气象。
9. 禁止串门,特别是在家庭祭祖的日子。
10. 不能剪头发,以尊重父母和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