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新课标精神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作业

如题所述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了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语文作业的设计之中。语文课外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实际有效,是有效教学管理理念下教师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分析一:《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指明了方向,也引领和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但综观目前作业设计现状:传统作业设计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大量课堂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作业设计

现     状    弊    端

形式上

1.单一性,为应付考试而训练

2.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

3.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

内容上

大量的重复机械性练习占据主导

方式上

1.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的造成学科间的隔阂

2.面对不同学生实行无差异的作业设计

评价上

1.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

2.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

目标上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

分析二:教师对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困惑 

为系统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本课题组拟定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将结果加以归纳,反馈如下:

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统计

人数比例

不是

    你布置作业是随手拈来的吗?

    45%

    55%

    2.你在一节课里是否认真地设计过学生的作业?

    68%

    32

    3.改作业是否占据了你很多的课余时间?

    88.3%

    11.7%

    4.你是否会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24%

    76%

    5.你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满意吗?

    36.4%

    63.6%

    6.你常对自己布置的作业进行反思吗?

    33%

    67%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有心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师反应:1.批改新课程下的作业加大了他们的批改难度:此类作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思辫能力以及新视点的把握等具有很大的挑战。 2.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面对学生的层次如何一刀切的实行只有部分优等生能掌握的作业,却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刻意拔高作业难度。3.批改作业所需的大量时间造成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分析三:学生对优化作业设计的渴望

    我们课题组拟定了一份学生作业调查表(详见附页)对全校1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作业形式单一、没有选择的自由,成了压抑学生成长的工具。他们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另外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觉性再加上教师对作业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使得作业的有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一种形式。

    总之在实践中,仍然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片面理解和低效操作,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本课题在分析这些低效作业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和验证。从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的角度摸索出可推广的作业设计对策。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借鉴价值。多元智能理论对作业设计的启示:(1)作业设计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2)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提供契机。(3)作业设计要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内容领域。(4)通过作业发现他们的智力潜能。(5)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履历。

    (二)元认知理论:

    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突出实效性,对作业设计意图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与出发点:提高实效。

    (二)通过研究,突出创新性,探索作业改革的形式、内容、要求及多元化评价方法。

    (三)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作业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使学生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对现行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为后继研究提供现实基础。

    (二)全面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丰富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规律。

    (三)探索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兴趣性、层次性、创新性,为提高我校语文教学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研究作业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的内在需要,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对各班学生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对新涉及的问题作出书面回答,然后对回答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和结果。

    (二)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中,不断进行新的作业设计形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又能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作业设计方案。

    (三)个案研究法:通过个别案例或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找出问题,揭示存在问题。

    (四)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不断修改,最终形成成果。

    (五)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0月)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2.调查了解有关于学生作业的现状。

    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9月)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每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作业设计方案。

    3.完善实验的模式,提高实验的效果,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

    4.将实验中获得的新思想、新方法大面积推广,付诸于教育实践。

    5.收集有关数据与资料,积极撰写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1月)

    1.总结实验成果,对实验中形成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

    2.探求教学运作的机理,形成对语文作业有效设计较为深刻的认识。

    3.撰写结题报告,汇编研究经验论文、收集学生实践活动成果资料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