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王朝只允许西方商人在广州贸易?

如题所述

自明朝建立以来,我国就一改之前沿海地区对外通商的惯性政策,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既是为了避免沿海地区居民免受倭寇的袭扰,也是为了巩固自身政权的稳定性。

到了清朝之后,海禁政策继续实行,使中国丧失了与外国交流的机会,并逐步落后于世界,导致了最后挨打的惨烈结果。直到清朝中晚期,在乾隆的诏令下,广州成了封闭中国对外的唯一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也因此登上历史舞台。那么,为何在中国众多的城市当中,唯有广州被选中成为通商口岸呢?

一、广州本身的条件相对来说更为优越

1、广州具有相当悠长的通商历史

广州,虽然从近代开始才逐渐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广州的古代史就并不丰富,只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稍显偏远了些。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就已经成为热带稀有产品的集散地,为北方国家提供着一些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物品。

到了秦朝时,趁着秦朝被诸侯围攻接近灭亡的时候,当时被秦始皇派遣南下的任嚣和赵佗在广州地区自立为王,并且将广州作为自己的都城。

在南越国存在的近一百年间,广州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北方汉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劳动工具,还将丰富的中华文化在当地广为传播,使广州逐渐能够跟上北方城市的发展速度。

汉朝建立后,随着汉朝国力进入鼎盛,汉人的对外交流活动也愈发频繁。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相对应,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在广州。无数中外商人或从这里出发,或在这里停留,将不同地区的不同宝物在这里储存售卖,使广州成了一座热闹非凡的城市。虽然相比于作为都城的长安来说,此时的广州在发达性上有所欠缺,但广州终究被埋下了商业的种子,这为它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广州也迅速发展,唐朝时更是在广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事务的机构。到了元朝,同广州有着贸易往来的城市数量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个,足以反映出广州的繁荣和影响力。

直到明清时期,广州也一直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康熙年间在这里设置的粤海关更标志着我国海关制度的创设。除此之外,当时广州的商业情况也十分有利于将其设置为通商口岸。早在康熙年间,清朝政府便从广州负责对外贸易的商人当中招募了十三位精通此类事务的经纪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他们与外国商人做生意并且收缴海关税。

在当时全国都较为封闭的情况下,只有广州商人拥有足够的经验来和外国商人打交道,也只有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朝政府谋取利益。因此,将广州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商业历史的城市设置为通商口岸,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2、广州的地理条件赋予了它对外通商的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广州位于中国南方,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的汇合处,其内还有着珠江穿过,最后注入到南海之中。有着如此发达的水网交通体系,广州对内可以沟通内陆地区,对外可以连接远洋商人,有效运输国内货物和国外货物,天然就有着极大的方便程度。

而经由珠江长期灌溉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则又为广州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地理优势,平坦的陆地、充分的水源为人们的生存居住提供了基本条件。

此外,正是由于广东地处中国南部,在纬度较低的情况下又有着来自东边太平洋暖湿季风的吹拂,使得广东的气候条件也相当优越,不但适宜人们的居住,港口也不会结冰,使其全年都能够进行商业贸易。

最后,广东在人文地理上也有一个优势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来都远离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核心地带。对古代王朝的统治者来说,商人流动性极强,同时三教九流混杂,思想上也只为牟利、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腐化分子,他们因此被认定是社会管理的不稳定因素。

再加上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外国人的数量也不可忽视,这使其不稳定性再度加强。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不稳定因素进入都城当中,想必中央王朝的统治者一定会感到不安。

但广东作为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区,无论那里的人群构成如何复杂,再怎么闹也不会对中央形成威胁,只需让其缴纳足够的赋税来补足国库就好了。

二、出于维护沿海地区安全的目的

1、广东的地理位置更加安全

明朝之所以会实行海禁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时的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他们每次登陆都是一次对沿海民众的抢夺杀戮,遇到政府军来围剿又可以利用当地的地形和自身易于分散的规模来逃脱,让明朝政府防不胜防。

到了清朝之后,虽然倭寇已经不再是主要担心的隐患,但清政府依旧对于东南地区的海防持相当重视的程度。而广州,则恰好是东南海防的关键所在。首先,虎门海口是外地船只进入广州的必经之路,凭借着自身“金锁铜关”的天险,使这里成了清政府对外海防的第一个要塞。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族英雄关天培便是在虎门关口与英军鏖战至死。

另外,从虎门到广州的水路为滩涂之地,泥沙淤积甚多,如果没有熟知当地情况的船员带领,外国商船很难成功进入。有着这样的地理天险,使广州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能够充分应对来自海外的敌人。

相比之下,曾经与广州同为通商口岸的江海关、浙海关和闽海关,可就没有这样的天险了。一旦发生大量外国势力聚集的现象,清政府很难做到对他们的及时控制。因此,为了国家安全,清政府选择将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

而在所有外国商人都需要来到广州才能够进行贸易的情况下,清政府也能够利用广州的地理屏障来对他们进行控制和防范。

2、其它通商口岸的商业性较弱

除此之外,相比于广东这种商侩气息比较浓重且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来说,浙江地区从文化与地理层面更为清政府所看重。一方面,两浙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不可被外国人轻易玷污;另一方面,两浙地区承担着清政府的漕运重任,对维系中国各地区的粮食供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这里的社会秩序被扰乱,其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两浙地区还带有着较强的政治意味,更受到清政府的保护。最后,广州也是外国商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事实上,清政府在康熙年间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除了广州外,他们其余三个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江海关、浙海关和闽海关。

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广州却呈现出一家独大的趋势。由于广州本身在地理与政策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其在商业贸易上呈现出愈发方便快捷的特点,其它通商口岸则显得弱势许多,如在广州完成货物订购只需要三四个月左右,在浙江和福建地区却需要五六个月,这对争分夺秒的商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最开始是英国主动放弃其它地区的商馆、专往广州发展,接着欧美其它国家也争相效仿。优胜劣汰之下,外国商人们自然而然地便聚集到了广州,使清政府不得不将这里设置为通商口岸。

三、广州为清朝皇室提供了大量财政

在清朝灭亡明朝的战争当中,由清朝宗室子弟组成的八旗军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因此得以享受来自皇室的供奉和补贴,过上了奢侈享乐的生活。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宗室子弟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国家财政的不时减少,皇室的巨大开支已经开始出现不能满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朝皇帝将目光放在了广州粤海关上,将其数额巨大的关税收入作为了自己的私人金库。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不仅每年都要过问广州的经营状况,掌控广州粤海关的官员更是地位崇高,直接对皇帝负责。

正是粤海关背后有着这样的渊源,才使清政府在决定哪个城市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时,对广州有了更多的青睐。

四、总结

总的来说,广州之所以会成为清朝中后期唯一的通商口岸,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其自身的条件所导致。正是因为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了中国海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形成了相当浓厚的商业气息和传统,并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继续促进着当地商业发展的繁荣。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被选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实在是合情合理。但是,虽然依托广州通商口岸而产生的广东十三行曾一度无比辉煌,它背后却隐藏着清政府深深的腐败和无能,无法掩盖整个中国的落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要求扩大和丝、茶产区邻近的厦门和宁波的贸易,甚至企图深入丝、茶产区,建立贸易据点。这不能不引起乾隆帝的警惕,因此清王朝便下令关闭广州以外各口,只许西方商人在广州贸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