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个体现工匠精神或精益求精的名人事例 简洁点 谢谢

如题所述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1、心细如发,探手轻柔,李峰高倍显微镜下手工精磨刀具,5微米的公差也要 “执拗”返工。

2、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顾秋亮仅凭一双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的钢板厚度。

3、蒙眼插线,穿插自如,李刚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成就领跑世界的“中国制造”。

4、高凤林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焊工,国家特级技师。他心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

5、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修复师,他能在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

6、中国高飞集团高级钣金工王伟,在肉眼难辨的误差里,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

扩展资料

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国工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2-04
于双立——从事电工工作15年,创新设计制作、研制了三角高空作业平台、电工巡检工具车等多项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使卖场灯具更换和检修巡查便捷化。2010年研制的消防喷淋头专用“堵漏钳”,能迅速将消防喷淋意外喷发堵住,已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提出的“配电室变压器合理经济运行方法”,实现了商装照明和普通照明分时分段控制,年节约电量万余度。曾荣获北京经济技术创新标兵、享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王存斌——从事复合材料胶接成型工作24年,在缩短型号研制周期、提高碳纤维原材料利用率、实现太阳翼基板国产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攻克高模量碳纤维缠绕成型操作中纤维起毛、断线和含胶量控制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并形成操作规程;解决了大型薄壁碳纤维管件成型和Kelvar纤维绳绷弦操作难题;独创桁架结构装配胶接新技术,使得大型绷弦式刚性太阳翼基板各项性能满足大平台太阳翼技术要求,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乔文革——从事装配钳工工作26年,在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弹上产品“伺服机构”、“天馈系统”和地面设备“汇流环”、“随动机构”为代表的高精密结构件加工与总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精密微波器件装配及调试的生产工艺中,创新了某型号天线一体化装配方法,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创新二等奖。制作发明的专用抛光定位工装,较好地解决了和差器盖板平面抛光质量难题。曾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郭剑英——从事金相工工作41年,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晶间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晶间腐蚀微沸问题;开发钢管内壁研磨轮,提高制样速度十几倍;开发低倍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手动控温不便问题等。曾多次在国家物理测试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在冶金工业产品脱碳层深度的检验,脱碳层式样制备;测定脱碳层深度划分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编写金相分析相关培训教材,在全国培训120多名金相检验人员。作为技术专家,为17家冶金企业提供实验室咨询服务,曾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建国——从事烹饪工作40年,在创新机关食堂烹饪技艺技法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留心大锅菜烹饪方法的探索和总结,组织编写了《热菜卷》、《凉菜卷》、《自助餐副食卷》等中国大锅菜系列图书,收录656道菜谱。在注意菜肴烹饪中色、香、味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菜的营养,把大锅菜做出“小炒”的滋味来。注重节能减排,对大锅灶进行设计改造,节能效果达到37.6%,每年节约燃气近1000立方米。曾荣获中国烹饪大师、国家机关首届烹饪金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刘海花——从事餐厅服务员工作29年,从一名普通的服务员成长为大堂经理,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水平,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总结编写了《餐饮员工上岗技能知识培训教案》,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加强业务培训,先后培养了高级以上服务员50名、中级服务员500余名;完成各种大型宴会接待任务100余次,并多次参加企业委派的新店餐饮输出管理培训任务,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成本50余万元,多次被企业评为“先进个人”,享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
第2个回答  2017-10-13
精益求精的事例
齐白石画虾
70岁的齐白石有意删除并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到他78岁时虾的后腿只有5只,到80以后,他的虾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精确的体态,富于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艺术造形中讲求的“形、质、动”三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追问

还有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22
中国工匠“首席技师”邬明华 曾同时给7家公司当设备顾问
太仓市高技能突出人才、苏州市高技能重点人才、苏州市企业首席技师……邬明华获得的荣誉很多;把一套“洋垃圾”还原成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攻克一个技术难题获奖一套房,也曾凭着突出的技术,同时给7家公司当过设备顾问……邬明华的故事也有很多。而邬明华说,他只是因为工作比较认真,也爱钻研,才有了这身技术。
让“洋垃圾”重获新生
1979年,邬明华高中毕业,进了当时的二棉厂当一名工人,那时候高中生很受重视,他被厂里送到了上海的国棉十四厂学习机修技术。邬明华说,当时的国营大厂对技工的培养很严格,一年学习,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除了有扎实的基础,邬明华还特别爱钻研,工作认真又执着。一般的年轻机修工,一旦机器修不好,马上就找老师傅,而只要不影响生产,邬明华通常都会先自己反复钻研。很多机修工,修完了设备就不再管了,而邬明华过一阵会再去问问操作工,设备运作怎么样,和修理前有没有区别,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来不嫌麻烦,并且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几年后,邬明华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1987年,二棉厂花了很大力气从英国引进了一台机器,当时全国也就3台,邬明华被派到深圳去接收,结果大吃一惊,原来是3台英国企业淘汰的设备,不仅没图纸,“简直已经散了架,好多零件都掉在机箱里,根本不知道安装位置。”
厂里把机器的修理任务交给了邬明华,过硬的技术加上一个月的苦干,他硬是把机器修好了,“虽然是人家淘汰的设备,但在当时,确实是国内先进的。”
把换电机变成换电刷
邬明华在二棉厂另一个“传奇”故事是获奖一套房。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三枪集团特别有名,很多棉纺厂都想成为它的供应商,但三枪的技术要求特别高,哪家公司织出的布能达到要求,才能获得订单。
邬明华又开始攻关,最后用两个月时间,把一个工艺的精度从国标的8丝调到了3丝,二棉厂终于成了三枪供应商,因为贡献重大,厂里奖了他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房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二棉厂也成了历史。但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邬明华为不少企业解决了难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现在的邬明华是维艾普新材料的设备主管,但他依然爱钻研,比如公司原来的制袋设备频繁出现断袋现象,邬明华通过研究,给这两套设备加装了一个装置,就解决了问题。
今年,公司的生产特别忙。有一次,一台美国产的裁床发生了故障,厂方派人检查过后,表示要换两台电机。这样的裁床公司只有3台,一台停产意味着全厂产量要减三分之一,而换电机不仅要花3万多元,而且要等电机到货、等对方技师上门,会影响订单交付。虽然以前没有修过这种电机,但邬明华的执着钻研劲又上来了,他决定先自己修理,拆开机器仔细研究分析后,他找到了故障原因,最后只换了电机中的电刷就解决了问题。
第4个回答  2019-12-21
工匠精神或精益求精好长城环岛东路辅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