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意

如题所述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意思是: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这句诗是背景描写,富有画面感,一个“落”字烘托出了淡泊的环境。“空”在这里表示一切都是安静的,如果环境很吵闹,仍然很难留意到桂花落下的情景。描绘了夜半更深桂花落的诗意画面,突出了山中的优雅静谧。

一、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鸟鸣涧》。

二、原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译文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山林更加空寂、安静。

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里睡觉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不时地在空旷的山涧中回荡。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鸟鸣涧》这首诗是王维辞去朝廷官职后,云游吴越期间所写。此时的他,年纪尚轻,经历过一些人生的波折,走出官场,心无挂碍。

二、赏析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三、作者简介

王维。生于70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鸟鸣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6

诗句意思是: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

【出处】《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无声的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扩展资料

1、《鸟鸣涧》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作于713—741年(唐开元)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2、《鸟鸣涧》鉴赏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19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17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