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为什么增援失败

如题所述

首先,塔山之战国民党指挥系统紊乱。本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已经在葫芦岛设立了指挥所,派他的副司令陈铁负责。蒋介石又派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全权指挥东进兵团,反而让陈铁帮他的忙。侯在攻击的前两天不在现场,临时由54军军长阙汉骞负责。在这三个之间又有一个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以“钦差大臣”的面目出现,对作战指挥横加干涉,搞和下属无所适从。

第二、最高统帅和战区负责人以及战地指挥官之间的意见严重不合,极大地影响了战略意图的实施。这里面首先是蒋介石与卫立煌的矛盾。蒋作为全国的统帅,希望能将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以救其它战场之急。卫立煌则坚决不同意,主张坚守沈阳,静以待变。二人都不让步,最终酿成僵局。

蒋指定的此次塔山战斗的总指挥官侯镜如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侯是黄埔一期生,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在中央军委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又重新进入了国民党军系统。他早已厌恶内战,在塔山之战时是不是有倒向共产党一边的想法还不可知,但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他曾私下里对自己的部下说,此次做战,对塔山、锦州是不是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打不出来,如果打不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在他的授意下,11日晚的军事会议否决了54军提出的穿插塔山侧后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

此次国民党决策层中有一个很怪异的人物―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他是主战最积极的,处处以“监军”的面目出现,乱干涉作战指挥。为了给自己带过的独95师争头彩,他坚持10月12日休息一天,白白送给解放军一天的整顿时间。他与62军军长林伟俦都是广东人,同时私交也不错,因此袒护林,把塔山之战失利的过错都推到阙汉骞身上去,害得阙汉骞差一点被蒋枪毙。在这种威压之下,锦西的国民党将领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层内部能形成一个合力,执行任务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第三、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在整体上形如一盘散沙。在国民党军队系统里,首先有嫡系和杂牌之分,如参加塔山战斗的54军属于嫡系,62军就是广东的杂牌部队;在嫡系部队是也是派系林立,比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等。54军的历史更复杂,54军本来是陈诚系统,但后调来的第8师却原属胡宗南系统,在54军中,8师、198师是强师,暂57师、暂6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实力差。本应派8师和198师共同攻坚,留另两个师担任守备。但阙汉骞不肯把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拿出去受损失,于是就一直让8师担任主攻。在作战中各方只考虑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以损人利已为行事的出发点。这样部队焉能不败。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第11纵队等部在辽沈战役中,为保障主力夺取锦州,于辽宁省锦州西南塔山地区对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所进行的防御作战。

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意指一座有塔有山的士兵堡垒,然而塔山并没有塔也没有山。塔山只是一个在锦西以东大约有一百户人家的小村庄,距离锦州30公里,距锦西4公里,唯一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去往锦州的道路直接从塔山穿过。塔山的东边濒海是打渔山岛,西面的白台山是塔山地区的制高点。为保障夺取锦州之役,东北野战军在此地仓促建立防御阵地,并以此来迎击援救锦州的国军东进兵团。最后东北野战军阻挡住国军东进援锦而取得胜利。塔山战役直接决定了锦州战役甚至于影响了辽沈战役的结局。

解放军方面,更多的会被称作为“塔山阻击战”。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31
国民党军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携优势炮火,占尽地利,激战五天,为什么就攻不破解放军两个师据守的临时野战工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
  参加过这次战斗国共双方将领事后纷纷发表了回忆文章,对塔山之战的成败进行了剖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塔山之战国民党指挥系统紊乱。本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已经在葫芦岛设立了指挥所,派他的副司令陈铁负责。蒋介石又派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全权指挥东进兵团,反而让陈铁帮他的忙。侯在攻击的前两天不在现场,临时由54军军长阙汉骞负责。在这三个之间又有一个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以“钦差大臣”的面目出现,对作战指挥横加干涉,搞和下属无所适从。
  第二、最高统帅和战区负责人以及战地指挥官之间的意见严重不合,极大地影响了战略意图的实施。这里面首先是蒋介石与卫立煌的矛盾。蒋作为全国的统帅,希望能将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出,以救其它战场之急。卫立煌则坚决不同意,主张坚守沈阳,静以待变。二人都不让步,最终酿成僵局。
  蒋指定的此次塔山战斗的总指挥官侯镜如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侯是黄埔一期生,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参与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后来在中央军委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与党失去了联系,后来又重新进入了国民党军系统。他早已厌恶内战,在塔山之战时是不是有倒向共产党一边的想法还不可知,但他的犹豫情绪对战局肯定是有重大影响的。他曾私下里对自己的部下说,此次做战,对塔山、锦州是不是能打进去,若打进去也打不出来,如果打不进去还可以维持几天。在他的授意下,11日晚的军事会议否决了54军提出的穿插塔山侧后的方案,使国民党军在后三天的攻势中重蹈覆辙。
  此次国民党决策层中有一个很怪异的人物―总统府战地督察组组长罗奇。他是主战最积极的,处处以“监军”的面目出现,乱干涉作战指挥。为了给自己带过的独95师争头彩,他坚持10月12日休息一天,白白送给解放军一天的整顿时间。他与62军军长林伟俦都是广东人,同时私交也不错,因此袒护林,把塔山之战失利的过错都推到阙汉骞身上去,害得阙汉骞差一点被蒋枪毙。在这种威压之下,锦西的国民党将领人人自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层内部能形成一个合力,执行任务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第三、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在整体上形如一盘散沙。在国民党军队系统里,首先有嫡系和杂牌之分,如参加塔山战斗的54军属于嫡系,62军就是广东的杂牌部队;在嫡系部队是也是派系林立,比较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等。54军的历史更复杂,54军本来是陈诚系统,但后调来的第8师却原属胡宗南系统,在54军中,8师、198师是强师,暂57师、暂62师是新组建的部队,实力差。本应派8师和198师共同攻坚,留另两个师担任守备。但阙汉骞不肯把自己的基本部队198师拿出去受损失,于是就一直让8师担任主攻。在作战中各方只考虑自己小集团的利益,以损人利已为行事的出发点。这样部队焉能不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02
貌似很厉害的王子→→→♥→→☆→→→【有事没事常来「赣榆塔山吧」看看】↹〖*我来了,你去<赣榆塔山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