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国荣退出歌坛前与复出后风格变化非常大?

如题所述

我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张国荣在艺术上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态度。在这一点上,我以为张国荣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歌手。我认为他的整个音乐旅途都在不断创新,不断追求个人风格,这在他退出歌坛前就已显露端倪。

张国荣在1986年大放异彩后,却于次年转投新艺宝,我猜测是张国荣希望能参与音乐的制作过程,而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相当成功的。1987-1989新艺宝三年是张国荣音乐上拿奖最多的三年,也是在这三年中张国荣具备了与校长并肩的实力。

华星时期,张国荣以翻唱日本歌曲为主。但到了1988、1989年,张国荣开始尝试自己作曲。《沉默是金》《由零开始》等得奖了自不必说,《风再起时》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我就听了600多遍)。

另外推荐题主去听《隐身人》《Monica》《爱慕》《无心睡眠》《贴身》《侧面》(快歌)和《凝望》《风継续吹》原版,《有谁共鸣》《共同渡过》《浓情》《风继续吹》告别现场版(慢歌),(按顺序听)你会发现他基本上每年的风格都会转变,但是对感情的控制,唱腔的多元化,每年都在进步。

1989-1990年的告别乐坛演唱会,正如张国荣说的那样,是对自己"在乐坛十三年的总结"。他作为当时香港乐坛第一人(1988-1989)的天王巨星,完美地展现了对舞台的控制力和古典的醇厚嗓音,达到了他事业的第一个巅峰,也可以说是当时香港流行乐的最高水准。我没有看过视频,但音频我连着听了5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少宝的访谈中我得知在《Summer Romance》的巨大成功之后,张国荣跃跃欲试,在《Virgin Snow》中加入了大量他个人的想法,然而《Virgin Snow》"跌佐落来"。可是商业化的《Hot  Summer》又成功了。据陈少宝说张国荣因此事而闷闷不乐。

所以我大胆猜测,张国荣退出乐坛,也有可能是对乐坛这种功利的氛围感到厌倦。

到了九十年代,张国荣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也并不那么需要钱了。所以他可以以一种"半退休的状态"更舒适地去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也是在这个状态下,他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创造的专长,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从《有心人》到《玻璃之情》,通过亲自作曲和与林夕的合作,张国荣的风格慢慢转变,由大众化的音乐发展到触及灵魂的,在最细微之处引起感情共鸣的艺术。

可是九六复出以后,无论是《宠爱》的销冠,还是《左右手》夺得叱咤至尊金曲,都显示出张国荣是在九十年代发展最好的八十年代天王,这又是一次创新的成功,并重新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综上所述,张国荣从不停下创新的脚步,而他后期的作品,也许才是他真正想表达的,只属于张国荣个人的,超越流行的艺术。

第二,张国荣退出乐坛后开始拍电影,表演深深地影响了他的音乐。

早在1986年,张国荣就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他在《英雄本色》里的表演已经可圈可点。尽管有小马哥的不羁豪情,豪哥的忍辱负重,可还是掩不住杰仔的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那一张英俊而洋溢着少年气的脸,我怎么也想不到当时的张国荣,已经三十岁了。

然而在《阿飞正传》里,张国荣第一次用演技惊艳了我。

那是一部被纷纷的淫雨和黑暗的色调笼罩了的故事。而在阴暗的小卖部里,旭仔那张在灯光下微微泛黄的脸,我是那么熟悉,可又那么陌生。他的眼神,在平静中闪过一丝不熟悉的邪魅:

"这一刻,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

可是当苏丽珍提起结婚时,旭仔咬着她的手指,却决然地吐出"不会"时,当旭仔暴打养母的妌头时,当旭仔在镜子前翩翩起舞时,我不能不想到,那一抹邪魅,竟代表了一颗迷失和分裂的灵魂。

我也不能不想到,他从生母的庄园不回头地离开时,踏着一路绝望和迷茫。

那一刻,他真的成了没有脚的小鸟。我意识到,张国荣已经不仅是张国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9

张国荣崛起的年代,谭咏麟当时是香港乐坛的大哥,实力也确实很强。这也就造成了张国荣当年和谭咏麟打擂台的场面。当时谭咏麟和张国荣,你唱歌我也唱歌,你推出新作品,我也推出新作品;虽然,谭咏麟的作品比张国荣多,但是张国荣唱歌的风格多样,国语,粤语,英语都可以唱。

所以当时,拥护谭咏麟和拥护张国荣的两派歌迷,之间就出了问题,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双方的歌迷没有在网络上掀起骂战,就造成了有时候歌迷会,或者在公园里,平时唱歌的时候,你拥护谭咏麟,我拥护张国荣,两派的意见不一致,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出现打的头破血流,生命垂危的情况。

所以,在这个局面之下,谭咏麟首先发声,不参加任何音乐评奖,当时谭咏麟和张国荣可以说是半壁江山,两方的歌迷斗的很厉害,谭咏麟的这一举动,大有息事宁人的意思。就是我不干了,不参加评奖。

张国荣曾经在记者会上坦言,举办告别演唱会是因为没有了竞争,自己也不会进步。其实,这不过是应对媒体的“客套话”。熟悉哥哥的粉丝知道,张国荣刚入行时就曾表达过这样的初心:“我觉得做艺人不应该让观众见到你的底,这样你留在他们脑海里的印象才会恒久。”

有“词神”之称的林夕,80年代末与张国荣一见钟情,开始大量合作,为张国荣度身定经典歌曲。林夕在1994年创作的《追》,令张国荣试唱完后决定复出乐坛。

《追》的歌词,是对人生的追求与渴望境界,而张国荣过去在歌坛日子里得到了很多荣誉,同时也受过不少争议,一度令自己陷入抑郁。

张国荣跨越1997演唱会,尾场特意唱了《追》作为结束,拍子明显是比MV版柔和,因为哥哥非常用心唱每一字,感受到歌词的深度与方向。

第2个回答  2019-09-30
其实前期他也有鸳鸯舞王这样的表演,也曾在演唱会上扮作十二少唱粤剧,他一直在不断尝试,但作为偶像他的确始终受着各种限制。待到后期,他扎好了演艺功底,收获了影响力,实现了财务自由,
第3个回答  2019-09-30
张国荣退出歌坛后去度假什么的,可能心态方面也改变很大吧,对自己的认识也有很大改变吧,所以才会风格变化那么大。
第4个回答  2019-09-30
不是风格变化大,可能那才是真正的他,之前一直在压抑本性,呈现给大家都是最好的一面,后来就想做回自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