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清代刚入仕的京官,所穿的官服都是租来的,是真的吗?

是真的吗?

这事是真的。清代的官服非常复杂,在什么样的等级穿什么样的服饰,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服饰,都不是官员自己可以决定的。他们那个时候的官服,也不是朝廷统一发放的,需要由个人自己添置。刚入仕的官员,收入并不多,还要把工资用于人情世事的往来,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去购置那么多的官服呢?

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既然大家都买不起,可能就会先借别人的穿,时间长了之后,租用官服的市场就形成了。那些新入仕的官员,就遵循前人的传统,既然买不起,那就租用呗。清朝的经济还是封建时期的小农经济,手里没银子的新入仕官员还是比较多的。

官服的种类有很多,甚至有很多的划分方式。大臣们会出席不同的场合,根据这个来划分,官服就可以分为朝服以及吉服。比较常见的,比较重要的一种分类方式就是根据官员等级的大小来分类,一看这位大臣穿的是什么样的服饰,基本上就知道他是多大的官了。那个时候的服装也有冬夏之分,于是这又是一笔置办费用了。官员有时候需要出差,或者陪着皇帝打猎,这个时候也需要专门的衣服,所以这也形成了一个衣服的类别。

所以大臣们更换衣服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清朝对于穿什么样衣服的规定也十分严格,刚入仕的官员为了给上司留下一个好印象,不可能初来乍到就不按规定办事,可是短时间内哪能买这么多衣服,还是租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1
清代的官服种类多,更替也十分频繁。《清史稿》中记载:“每岁春季用凉朝冠及夹朝衣,秋季用暖朝冠及缘皮朝衣。于三、九月内,或初五日,或十五日,或二十五日,酌拟一日。均前一月由礼部奏请,得旨,通行各衙门一体遵照。”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官员哪天穿什么衣服,自己是决定不了的,而是要朝廷统一下命令。晚清军机大臣王文韶在他的日记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他一年更换服饰的次数:
光绪六年他任户部侍郎,入值军机处,地位重要,频繁出入宫中。正月初一日,他入宫朝贺行礼,穿蟒袍补褂;正月十五日,在乾清门站班,穿貂褂;十九日,换染貂冠,白凤毛褂;三十日,换洋灭鼠褂;二月初七日,换银鼠褂;初八日,换银鼠袍;二十五日,换毡冠绒领棉袍;三月十二日,换绒冠夹领湖色衫;十七日,换夹袍褂;二十五日,换单褂;二十七日,换单袍。
不难看出,王文韶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换了十一套衣服,平均九天就要换一次。尽管王文韶官居高位,不能代表一般的中下级京官,但从这个例子上也可以得见清代官服制度的周密。
对于那些刚入仕途的官员来讲,购置数件或数十件官服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很多经济条件差的官员不得不采用租用官服的做法,一年到头身上穿的没有一件是自己的。
第2个回答  2019-10-23
清代京官的生活状况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残酷,官服的费用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经济压力。对于那些刚入仕途的官员来讲,购置数件或数十件官服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第3个回答  2019-10-21
是的,当时的京官一般都买不起官服,所以只能租来穿。
第4个回答  2019-10-23
可能是,因为刚入京时很多东西都还来不及准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