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深佩服,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什么?

如题所述

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深佩服,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蓄发明志。

梅兰芳,不仅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中,他目睹侵华日军所作所为,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战线上来。

九一八事件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在此期间,他与叶恭绰等一道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军得知声名远扬的梅兰芳就在上海时,想请他为公共电台讲话,表示愿为“皇道乐土”而“效忠”。

为躲避日军的纠缠,梅兰芳携家率团,连夜乘坐渡船赶往港岛。虽身居一隅,但梅兰芳对战火中的祖国念念不忘,他出演了《梁红玉》等剧,激发抗日军民斗志。

蓄发明志

1942年夏,梅兰芳回到阔别3年多的上海。在此之后,就一直居住在梅花诗屋,闭门谢客。原本,他积攒了一笔演出收入,存入了银行。然而,日伪军占领后,将平民的这些积蓄冻结,无法取出,梅家的生活跌入了谷底。梅兰芳的窘境,让日伪窃喜。他们一再威逼梅兰芳重上舞台,为侵略战争摇旗助威。

曾经有人对他说:“只要梅先生出来演一场戏,要多少钱,‘皇军’会一分不少地给;只要您答应一声,几千大洋即刻送到您家。”

这些人还诡称:“我们是给中国人演戏,又不是给日本人演。中国人演给中国人看,又有什么关系?”每当此时,梅兰芳都会义正辞严地回复四个字:“绝不登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1

提起梅兰芳先生,大家总会想到“京剧大师”“蓄须明志”之类的故事。其实真实的梅兰芳先生,还是个会生活的、有趣的人。


一、爱吃宫保鸡丁

1950年的一天,梅兰芳先生在长安剧院唱完戏后,发现附近新开了一家酒楼,便去尝尝鲜。没想到是个川菜酒楼,而川菜麻辣对嗓子不好。而且梅兰芳先生祖籍江苏,从小在家庭中也口味清淡。

厨师专门为梅先生改良了菜品,在不失川菜特色的基础上,又兼顾了江南菜酸甜的口感,深得梅兰芳先生喜爱。从此,酒楼隔三差五就会出现梅兰芳先生的身影,不仅堂食,还打包带回家呢。


二、玩鸟养花

许多人都知道梅兰芳先生养鸽子,有一种说法称“养鸽子是为了锻炼眼神,所以唱戏才能那么传神”。虽然梅兰芳先生自己也说过因为“用尽目力”来辨别高飞的鸽子,而使自己的近视眼变得目光灵动,但是他从17岁开始养鸽子,更多地还是处于消遣的兴趣吧。

另外,梅兰芳先生还从小爱花,到22岁开始亲手培植牵牛花。每天清晨就起床,播种、施肥、移植、修剪、串种……竟然培育出三四十种好品种。真是佩服大师,玩儿都能这么有水平。


三、学习国画

京剧圈内喜欢文玩书画的人不少,梅兰芳先生耳濡目染也渐渐对此感兴趣,而不禁手痒动手临摹。

有一天,罗瘿公先生看到他在书房自学绘画,就为他介绍了一个绘画老师——王梦白先生。此后,又先后认识了陈师曾、金拱北、齐白石等画家。

1924年,梅兰芳先生过30岁生日,即位画家老师为他合作了一幅画。凌植支先生以枇杷起笔,姚茫父先生画蔷薇、樱桃,随后竹子、山石、八哥……到齐白石先生下笔的时候,画作基本已经完成了,这可真难为人。没想到,齐白石先生妙笔生花,竟然在张嘴八哥的前方画了一只小蜜蜂,画龙点睛,整幅画立刻活了起来。

抗日期间,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还曾经在上海以卖画为生呢。


结语

梅兰芳先生艺术和品行都高山仰止,可谓德艺双馨,没想到生活中竟然也如此有趣。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在所谓“事业”之外,好好享受生活的乐趣,您说呢?

 31   

 评论(2) 

分享

 举报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9-09-12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童年时并未表现出过人的艺术天分,相貌也很平常,两只眼睛有些近视,眼皮总下垂。眼睛既不能外露,又不能正视,显着无神的样子,见了生人还不会说话。因此他姑母用八个字形容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 ”七岁的梅兰芳在住家附近一个私塾就读,初时因为读书不太用心,成绩自然不好。
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他到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梅兰芳为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第2个回答  2022-03-09
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深佩服,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蓄发明志。
梅兰芳,不仅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中,他目睹侵华日军所作所为,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战线上来。
九一八事件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在此期间,他与叶恭绰等一道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军得知声名远扬的梅兰芳就在上海时,想请他为公共电台讲话,表示愿为“皇道乐土”而“效忠”。

为躲避日军的纠缠,梅兰芳携家率团,连夜乘坐渡船赶往港岛。虽身居一隅,但梅兰芳对战火中的祖国念念不忘,他出演了《梁红玉》等剧,激发抗日军民斗志。

1942年夏,梅兰芳回到阔别3年多的上海。在此之后,就一直居住在梅花诗屋,闭门谢客。原本,他积攒了一笔演出收入,存入了银行。然而,日伪军占领后,将平民的这些积蓄冻结,无法取出,梅家的生活跌入了谷底。梅兰芳的窘境,让日伪窃喜。他们一再威逼梅兰芳重上舞台,为侵略战争摇旗助威。

曾经有人对他说:“只要梅先生出来演一场戏,要多少钱,‘皇军’会一分不少地给;只要您答应一声,几千大洋即刻送到您家。”

这些人还诡称:“我们是给中国人演戏,又不是给日本人演。中国人演给中国人看,又有什么关系?”每当此时,梅兰芳都会义正辞严地回复四个字:“绝不登台!”
第3个回答  2022-03-13
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深佩服,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蓄发明志。
梅兰芳,不仅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中,他目睹侵华日军所作所为,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战线上来。
九一八事件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在此期间,他与叶恭绰等一道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军得知声名远扬的梅兰芳就在上海时,想请他为公共电台讲话,表示愿为“皇道乐土”而“效忠”。
为躲避日军的纠缠,梅兰芳携家率团,连夜乘坐渡船赶往港岛。虽身居一隅,但梅兰芳对战火中的祖国念念不忘,他出演了《梁红玉》等剧,激发抗日军民斗志。
蓄发明志:1942年夏,梅兰芳回到阔别3年多的上海。在此之后,就一直居住在梅花诗屋,闭门谢客。原本,他积攒了一笔演出收入,存入了银行。然而,日伪军占领后,将平民的这些积蓄冻结,无法取出,梅家的生活跌入了谷底。梅兰芳的窘境,让日伪窃喜。他们一再威逼梅兰芳重上舞台,为侵略战争摇旗助威。
曾经有人对他说:“只要梅先生出来演一场戏,要多少钱,‘皇军’会一分不少地给;只要您答应一声,几千大洋即刻送到您家。”
这些人还诡称:“我们是给中国人演戏,又不是给日本人演。中国人演给中国人看,又有什么关系?”每当此时,梅兰芳都会义正辞严地回复四个字:“绝不登台!”
第4个回答  2022-03-13
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深佩服,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什么?03年我在北京参加工作那年,我公司组织的一个山东大学生在京奉献活动,他们带队也就19个人,他们其中有一位长的比较好看,下车的时候有个穿汉服的外国女子过来的,她把校服脱了,对着他们鞠躬,这时看到一个白人男子一个外国领导人,他也对着我公司的长辈鞠躬,我当时就看着那男的一本正经的,我以为他在巴结我,就问他怎么认识那外国领导人,他就说是他偶然认识一个外国领导人,我问他怎么认识你们学校长的漂亮的,他就说刚来京工作,有个韩国学生他比较欣赏,我说你叫什么,他就说了,他说是我之前有个女朋友,经过三年的努力才进来这里,我说你看起来还挺舒服的,他就说人不舒服他就出去打球,打了半天看着打不进就出去了,然后他就说,他妈妈看他打球特别不舒服,就把他叫回来看看我在说什么,他说他妈妈年轻的时候当兵,当了一辈子兵就活到现在的,要不是看他妈妈去世了,估计他在演小品的时候也能是一个长得舒服的演员。我是中国人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两个人因为民族和气节决裂而面对外国的讽刺而抱头痛哭的绝望。

谢邀。

何其伟大。

虽然三个答案,尽管有回答鸡汤的嫌疑。至少还是让我知道了梅兰芳为什么会被推崇,他所得到的评价是,我见犹怜。哪怕他四十多了。

一般人,见到了悲催之人,认为这是不幸。可是梅兰芳呢?看着视频,心里是温暖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