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经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孟浩然的经历: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扩展资料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

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浩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8

唐永昌元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阳城里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之后去鹿门山游行,有感而发写了几首诗歌,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诗风。23岁的时候,孟浩然和他的挚友张子容一起在鹿门山隐居。第二年,张子容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孟浩然开始远行。

孟浩然在25岁到35岁之间,都在漫游长江流域。在这期间,他交了很多朋友,也认识了很多名流贵族,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重视,也希望能够找到向上发展的机会,但结果让人并不满意。

唐开元十二年,因为唐玄宗在洛阳,孟浩然去洛阳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但是他在洛阳呆了三年,都一无所获。唐开元十五年,孟浩然进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没有中,这对于孟浩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唐开元十七年,孟浩然才离开长安。之后便辗转于襄阳、洛阳,游吴越的时候认识了曹三御史,非常欣赏孟浩然的才华,想向朝廷推荐孟浩然,但是孟浩然已经对做官失望了,就做了一首诗来委婉的拒绝他,然后又继续游玩。

唐开元二十二年,孟浩然再去长安谋求仕途,但是依然没有结果,所以他就回家去了。

唐开元二十三年,襄州刺史韩朝宗因为欣赏孟浩然的才华,就向朝廷举荐了他,但是孟浩然认为那么多次举荐都没什么结果,这一次可能也不会例外,所以他连长安都没有去,就又去到处游玩了。人生走到了这里,孟浩然对做官这件事已经释然了。

扩展资料

诗歌成就

1、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田园诗派,后人为了突出两人对田园诗派的突出作用也称为:“王孟诗派”。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

2、清淡自然的诗风

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3、丰富的山水诗歌意境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4、创造性的诗歌表现

出入古近的体格饶有洒脱自在的情致,也是孟诗创造性的表现之一。

5、独特的诗歌美学观

在诗歌创作的艺术形式方面,孟浩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主张诗歌要用形象思维,通过诗的语言塑造形象,通过形象显示诗歌的意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浩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28
成为第2073位粉丝
孟浩然的经历: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扩展资料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在孟浩然这里,山水诗中的形象,已不再是山水原形的描摹,也不是在其中简单地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而是采用了表现手法,将山水形象的刻划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性情气质的展现合而为一。
因而使其山水诗中形象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其山水诗中的形象提升为艺术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亦即‘意象’。可以说在孟浩然之前,还没有哪位诗人在山水诗中如此深深地打上作者本人性情气质的个性印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浩然
第4个回答  2021-01-01

《采樵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深山观看采樵所见景物和隐居的幽趣,采樵人是樵夫,不是作者自己,所以第一句[采樵入深山],写的是樵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