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也写出来了久客伤老之情。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

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便写下了此诗。

这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乡偶书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8
表达了诗人重返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时既感喜悦又觉陌生的复杂感情
第2个回答  2019-05-30

《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后明白了!

第3个回答  2015-10-01
第一句写了作者少年外出,老年回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写了作者口音并未改变,但人意衰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第三,似句写了儿童跟他对话的场面.表达了作者久客伤老之情.“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诗人眼里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