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是耳熟能详的成语,适用于它的事例有哪些?

如题所述

明哲保身
【拼音】:míng zhé bǎo shēn

【解释】: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出处】:《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示例】: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
★朱自清《论气节》
【近义词】:洁身自好
【反义词】:同流合污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管闲事
【成语故事】:周朝时,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他的王朝得到振兴。当外族不断入侵时,周宣王派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建筑城池。大臣尹吉甫写诗赞美仲山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赞扬仲山甫不辞辛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30
明哲保身的解释

成语拼音míng zhé bǎo shēn

成语解释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成语繁体明喆保身

成语简拼MZBS

成语注音ㄇ一ㄥˊ ㄓㄜˊ ㄅㄠˇ ㄕ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哲,不能读作“zhě”。

成语辨形哲,不能写作“者”。

成语辨析明哲保身与“洁身自好”有别:明哲保身是保全自己;不受损害的意思;“洁身自好”是保持自己的纯洁清廉;不同流合污的意思。

近义词洁身自好

反义词同流合污

成语例子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朱自清《论气节》)

英语翻译keep out of harm by discretion

日语翻译こざかしくて保艖(ほしん)のことをする

俄语翻译бережёного и бог бережёт

其他翻译<德>nur um die eigene Haut besorgt sein<法>se tenir prudemment à l'écart du danger

成语故事周朝时,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因此他的王朝得到振兴。当外族不断入侵时,周宣王派大臣仲山甫到齐地建筑城池。大臣尹吉甫写诗赞美仲山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赞扬仲山甫不辞辛劳
第2个回答  2019-09-28
明哲保身
[读音][míng zhé bǎo shēn]
[解释]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现指怕有损自己,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例句]她为人处世的第一条原则就是~。
[近义]急流勇退洁身自爱独善其身一尘不染耻与为伍自顾不暇洁身自好好好先生见死不救
[反义]同流合污飞蛾扑火随波逐流直言贾祸
典故
西周国王周宣王在位期间,朝廷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立下汗马功劳。尹吉甫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他曾领兵打退过西北方评优族的进攻,还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仲山甫(一作父),因被封在樊(今湖北省襄樊市)地,以也称樊仲、樊穆仲。仲山甫很有见识,敢于直谏,受到大家的敬重。
当时,鲁国诸侯鲁武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姬括,小儿子叫姬戏。周宣王竟然武断地立戏为鲁国太子。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违背当时的规矩,很容易酿成内部的动乱。仲山极力谏阻,周宣王不听,坚持立戏为太子,后来戏继位为懿公,鲁国人果然不服,不久就杀了鲁懿公。
周宣王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进攻,命令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这时,尹吉甫写了一首诗送给仲山甫,诗中赞美一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当然也对周宣王任贤使能,使周朝得以中兴作了一番歌颂。这首诗就是《诗经·大雅》里的《烝民》,它一共有八章,其中第四章有两句写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它是赞美仲山甫优秀的品德和才能的。
第3个回答  2019-09-21
明哲保身
释义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两句诗,原来是包含着赞美的。后来经过提炼概括为成语“明哲保身”,则是指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回避矛盾和斗争。
故事
西周国王周宣王在位期间,朝廷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立下汗马功劳。尹吉甫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他曾领兵打退过西北方评优族的进攻,还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仲山甫(一作父),因被封在樊(今陕西长安南)地,以也称樊仲、樊穆仲。仲山甫很有见识,敢于直谏,受到大家的敬重。当时,鲁国诸侯鲁武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括,子名戏。周宣王竟然武断地立戏为鲁国太子。这种废长立的做法,违背当时的规矩,很容易酿成内部的动乱。仲山极力谏阻,周宣王不听,坚持立戏为太子,后来戏继位为载公,鲁国人果然不服,不久就杀了鲁懿公。
周宣王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进攻,命令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这时,尹吉甫写了一首诗送给仲山甫,诗中赞美一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当然也对周宣王任贤使能,使周朝得以中兴作了一番歌颂。这首诗就是《诗经·大雅》里的《?民》,它一共有八章,其中第四章有两句写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它是赞美仲山甫优秀的品德和才能的。
第一章:“天生需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诗的大意是:老天生下众生灵,万事万物有法则。芸芸众生有常情,大家都爱好品德。上天看到我周朝,真心诚意在祈祷。为了保佑这天子,特意生下仲山甫。
第四章:“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它的意思是说:天子之命很严肃,山甫奉命就启程。国家社会好和坏,山甫眼里看得清。聪明智慧懂事理,高风亮节万年长。昼夜操劳不懈怠,竭诚辅佐我周王。
全诗给尾四句写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是说:吉甫作歌赠好友,您的方法像和风。山甫临别潮涌,安慰征人情意浓。
第4个回答  2019-09-21
就比如说清朝入关刚刚几年,也就是1644年之后的那几年,汉人大多反清复明,直到康熙朝政局稳定之后,反清复明的势力转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那些老百姓都不计前嫌,照样不就服从了满人的统治,这就是明哲保身,清朝入关的时候颁布剔头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汉族人民只能明哲保身啊,不与清廷对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