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1928年9月,中华民国涟水县政府改县立初级师范为涟水县立初级中学,简称涟中。
1939年3月1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涟城,学校停办。同年九月,该校借用卧佛矶庙宇开学上课。同年底,日寇扫荡,庙宇全部被焚毁。
1940年春,涟中又迁到丁庙小学复课。同年8月,八路军主力部队东进,到达涟水后,该校停办。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涟水中学改名为淮海区第一中学,简称淮海一中。
1947年3月,学校改名为涟水中学。
1956年,学校定名为涟水县中学。
1997年上半年,淮阴市政府确定涟水县中学为副县级单位。
2000年8月,学校与南京圣特集团合作办学,在学校西侧原县府大院旧址兴办涟水县中学附属学校——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
2004年3月5日,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成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4年10月,经涟水县人民政府批准,涟水县第四中学整体并入江苏省涟水中学,成为江苏省涟水中学初中部。
2005年1月22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涟水中学”。
2008年,学校启动新校区建设,并于2011年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整合原蒋庵中学成立涟水中学机场附属学校。
1928年9月,该校创办于涟城,名叫“涟水县立初级中学”。
1938年9月,该校在百禄创办涟中分校,抗战期间几次停办。
1941年元月,涟水以盐河为界,分为涟水和涟东两县。涟水县于9月在丁庙办“淮涟中学”。
1942年,该校先后设苗荡、金码、同兴集、安庄、黄庄、掉向庄、张集分校。
1943年夏,淮涟中学与县境内私立茂公中学合并,改名为涟水中学,又设孙梨园、孙桥、高沟三个分校。
1945年9月,涟水中学改名为淮海区第一中学,仍设孙梨园、孙桥、高沟三个分校。
1946年10月12日,淮海一中师生参加支前工作。12月下旬,大部分学生随军北撤山东后入伍。
1947年3月,留在涟水的部分师生在厉小圩复课,校名改为涟水中学。先后设沟南、陈老庄、高沟三个分校。
1952年9月,高沟分校改名为高沟初级中学,沟南分校改名为涟西初级中学。
1942年8月,涟东县政府在大寺庵办涟东县初级中学。
1945年8月,该校迁址到涟城。
1948年2月,涟东中学与滨海中学合并,成立滨涟中学。8月该校又分开,涟东中学设在小埝,并设朱桥、后营两个分校。
1949年,该校初迁址涟城,校名为苏北涟东县初级中学。
1952年9月,该校改名为涟水县初级中学。
1955年9月,该校招收两班高一学生,开办高中。
1956年,该校定名为涟水县中学。
1978年,涟水县委明确涟水县中学为县重点中学。
1980年初,该校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九十五所重点中学之一。
1997年上半年,涟中被淮安市政府定为副县级单位。
1998年7月,涟中初中部从本部分离,成立郑梁梅中学。
2000年8月,学校与南京圣特集团合作办学,在学校西侧原县府大院旧址兴办涟水县中学附属学校——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
2001年3月,涟中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
2004年,经县政府批准涟水县第四中学整体并入,成为涟水中学初中部。
2004年3月,该校转评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5年1月22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涟水中学”。
2004年3月5日,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成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2004年10月,经涟水县人民政府批准,涟水县第四中学整体并入江苏省涟水中学,成为江苏省涟水中学初中部。
2008年,学校启动新校区建设,并于2011年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该校将原蒋庵中学整合并成立涟水中学机场附属学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