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型人格障碍有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青少年期和中青年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患者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处世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患者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挑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

表现

⊙主动攻击型

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卑或罪恶感;

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被动攻击型

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挠。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病例

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是一位敢爱敢恨、热情奔放,又具备典型的攻击型人格特征的少女。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属于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且屡教难改,明知故犯,常以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结局告终,且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攻击型人格的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者多,特别是颞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比正常人高10%~20%,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较多。小燕子除可能有以上生理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心理原因。她是个孤儿,从小就在受压迫、反压迫中艰难生存,由于常遭主人和有钱人的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她有一颗善良朴实的心,遇到不平事就会拔刀相助,打抱不平。她从小受人欺侮,有强烈的自卑感,说谎、骗人、吹牛和使用暴力既可自卫,又能满足自尊心。另外,社会的动荡和不平等,使她过早地体验到“老实人吃亏”的道理,养成做什么事都不服输的习惯,挫折越大越可能激发攻击行为。

治疗与调适

?学习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参加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体育活动,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让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增强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一是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心,互相尊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二是注重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标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

三是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四是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纠正自己的偏差行为。

?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患者感到冲动的事件,通常这是靠患者的口头叙述完成的,让患者给出他对这些情境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

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等级被称为冲动事件层次。

治疗开始,首先让患者放松三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帮助患者放松。例如,施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松,你身上的肌肉变得越来越轻松,你的手臂变得越来越轻松,你的双肩变得越来越轻松……你感到全身越来越放松。你感到非常舒适,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继续指示患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患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患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患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体验的SUD程度。然后施治者指示患者再次进入放松状态,重复前面的过程,让患者再想象刚才的事件,报告SUD程度。

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患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降时,则可以认为患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至患者对所有事件的冲动均基本消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