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相关农谚

如题所述

      每年的公历5月20日至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度,此时就是小满节气。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正如农谚所说的“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就是说北方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处于籽粒渐趋饱满、却又尚未成熟之际,因此名为“小满”。


                                   

一、小满谚语解释

      关于小满时节的谚语还是比较多的,下面选择常见的谚语做一个简要解释,便于大家理解。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句中的“不满”是指“水量不够”。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小满时节,如果田地的水量不够的话,那么,对于麦子来说就会有危险。这种危险主要是指影响小麦的灌浆。这个谚语提醒农民,在小满期间要注意浇好水,以增强小麦的长势,抵御风灾的侵袭,否则小麦就会有减产的危险。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个谚语还是说明在小满时节水的重要。如果在小满时田里不蓄满水,那么,就可能会造成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时节多已进入了雨季,农作物生长旺盛,所以,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小满动三车。也叫“小满忙三车”。这里的“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小满时节,蚕开始结茧了,养蚕的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种油菜的人家忙着把收割下来的油菜籽做成菜籽油;农田里早稻的生长和中稻的栽培等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

 二、小满谚语摘录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满青粒硬,收成方可定。小麦到小满,不割自会断。小满不满,高田不管。小满三天遍地锄。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小满不满,芒种开镰。小满山头雾,大麦好烂糊。小满十八天,不熟白干。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下,黄梅雨少。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小满十日刀下死。小满不种花,种花不回家。小满十日见白面。小满吃水,大满吃米。小满打火夜插田,芒种插田分上下。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三、小满时节的特点

      弄清楚小满时节的特点,对于理解谚语是有帮助的。

      小满时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较丰盛了,麦类的籽粒将满未满。此时,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都达到22C以上,对于土地一年两熟地区的农民来说,此时也意味着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将就此拉开。

      小满有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这三候是说:初候,苦菜开花了;二候,靡草开始枯萎;三候,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三候中的几个关键词解释一下。“苦菜秀”的“秀”是开花的意思。“靡草”指的是一些喜阴的枝条细软的草类,小满时节,这些植物经受不了烈日的煎熬,很快便枯死了。“麦秋至”的“秋”是麦类作物成熟的意思,不是指节令上的秋季。小满时节,虽然时间上还是夏季,麦子却马上就要成熟了,所以称为麦秋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0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当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播时拌种,幼苗喷药,防治技术要配套。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麦黄栽稻(中稻),稻黄种麦。
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小满玉米芒种黍。
小满芝麻芒种香。
小满黍子芒种麻。
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立夏种黍黍。
小满芝麻芒种豆,秋分种麦好时候。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辣椒栽花,茄子栽芽。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小满三新见:樱桃、茧和蒜。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西瓜怕热雨,麦子怕热风。
小满桑葚黑,芒种小麦割。
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采桑娘子喜天晴,种田哥哥要雨天。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干热风,风热干,要有条件三个三(湿度低于30%,气温高于30℃,风速大于3米/秒)。
热干风,风干热,三管齐下就是祸。
树木成了林,沙窝不起尘,能防干热风,小麦高产稳。
提纯复壮,单打单放。
串种技术严,苗足苗齐是关键。
串种技术严,苗子难保全,株距难掌握,割麦不方便。
串种时间要把关,低产麦田早,丰产麦田晚,一般麦收前十天。
割前一日串,玉米也增产。
麦前就把玉米套,麦后遇雨抗芽涝。
麦后才把玉米耩,大雨来临就够呛。
麦后才把玉米播,遇上暴雨就啰嗦。
串得早,收得早,下茬小麦种得早。
种得晚,收得晚,玉米小麦都减产。
小满花,不归家。
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小满不见苗,庚桃无,伏桃少。
麦前不锄不长苗,麦后不锄不长桃。
麦前不锄地,麦后草来欺。
麦前锄上三遍地,麦后雨多沉住气。
麦前治住蜜,过麦沉着气。
堵门蜜,治仔细,日后再治沉住气。
治蚜晚,棉叶卷,即使治下也减产。
麦前不治蚜,麦后棉“烫发”。
防治地老虎,喷药撒毒土。
现蕾一开始,陆续把杈擗。
早发棉田要擗杈,过麦再擗杈一拃。
杈子擗得早,养分跑不了。
根据苗子强和弱,是否追肥要斟酌。
有粪串粪苗儿壮,无粪空串好保墒。
弱苗要追肥,重施有机肥。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苗期不壮,越长越黄。
苗子长得壮,桃多有希望。
早追长根,晚追长身。
施肥早,就主动;苗期追,蕾期用;蕾期追,供花铃。
地蛋勤摘花,挖时拿车拉。
麦前把炕换,砸碎堆田边。
苹果梨子早疏果,免得日后舍不得。
果树怕大风。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好蚕不吃小满叶。
小满见新茧。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
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蚕老不宜留,留下断丝头。
牲口管理要认真,怀孕母畜最要紧。
若要母畜把胎保,千万莫喂霉烂草。
蜜蜂采粉把粉传,粮棉瓜果菜都增产。
蜜蜂分有三类型,蜂王、雄蜂和工蜂。
蜂王、雄蜂司生殖,工蜂昼夜忙做工。
工蜂累,工蜂忙,采粉蜜,轮站岗,喂小蜂,造王浆。
晴暖无风天,寻找粉蜜源。
发现粉蜜源,回巢舞翩翩,群蜂得信息,蜂拥齐参战。
蜂找蜜源,平地五千(米),升高一千,在此范围,奔波往返。
四月、五月花源广,放蜂酿蜜好时光。
放蜂地点,认真挑选,蜜源中心,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切忌火烟,不能积水,离人畜远,臭气农药,不能沾边。
受螫痛难忍,迅速拔螫针,氨水来点涂,效果挺灵敏。
冬季管理重保温,还要严防鼬鼠损。
小满过后温度升,时时注意防鱼病。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节到小满,亲鱼催产。
昼夜守鱼塘,情况了指掌,发现新问题,处理不过晌。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第2个回答  2019-03-01

1,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这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流传的俗语,意思是说如果在小满前后雨水偏少的话,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很可能都雨水稀少,甚至到了芒种时节也是如此。类似的俗语还有“小满不下,黄梅偏少”,说的是小满时节不下雨,很可能到了黄梅时节降水也会偏少。

2,小满大满江河满。

这句俗语主要适用于华南地区,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因为一旦进入到了小满时节,北方的冷空气就会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

如果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小满大满江河满”就反映了雨水会比较多,应该注意防汛防洪防汛。

3,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这是在黄河中下游等地区流传的一种说法,说的是在小满时节,小麦刚开始进入乳熟阶段,也就开始逐渐饱满了,但是在此时节如果雨水不足的话,在空气中所刮的风就是干热风,而它对开花到乳熟期间的小麦危害极大,很容易造成小麦粒籽干瘪的情况,严重的可减产30%以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27
小麦过了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熟了。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第4个回答  2018-05-19
小满未满还有危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