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青苗钱”以常平籴本1400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三 旧有之系统,包括其中的既有利益,必须铲除,然后……新的体系才能成立。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引起所述的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2分)取得了什么成效?(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是什么?(1分)(4)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肯定王安石变法?(2分)


(1)措施:实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2分)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2分)
(2)问题: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罔顾农民实际情况;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3分)
(3)根源: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1分)
(4)角度:限制统治集团特权;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为国为民勇于担责;强烈的变革精神。(任答两点得2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王安石变法中“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联系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可知,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符合这一要求。结合所学知识,通过王安石变法,取得一定的成效,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2)要注意提取信息的全面性。材料的“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反映的问题是缺乏社会机制(或独立的银行、法律机构)的有效保障;“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反映的问题是地方官员在实施中片面化简单化,罔顾农民实际情况;“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反映的问题是部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
(3)从材料四的中心语句“是因为宋朝的社会还未发展到这一程度,是以纠结新旧两派,作这场决斗。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发展。”分析,可以得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的结论:北宋的社会、经济基础远还未发展到适应这种改革的地步。
(4)本题中注意题设给出方向,“自19世纪末以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向于肯定为主”,今天我们寻找肯定王安石变法角度,就应把王安石变法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剖析,总结出超越时代和阶级,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的东西。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要用概况性和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