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提出的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

如题所述

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提出的。

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希腊悲剧是由于日神阿波罗精神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对抗与调和而产生的,并以酒神精神为主导。

尼采提出一个核心概念:悲剧精神,又提出两个次级概念,即日神(阿波罗)情态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情态。 尼采认为,希腊悲剧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两种成分(日神情态和酒神情态)的有机组成。

前者代表静穆的美,是人以冷静的理智观察世界的态度;后者代表生命力,是人创造世界、创造人生的生生不息的动能。美与力合而为一,就达到艺术的最高形态(悲剧)。在悲剧中,前者激发生命力量,而后者唤醒梦幻的美,两者互相作用。

希腊人用它来净化世界、美化人生,一扫悲观主义阴霾。但是,苏格拉底的出现却打破了上述两种成分的和谐与平衡,因为他发扬日神情态而丢弃了酒神情态。希腊文化中的生命消失了,只剩下没有血色的理性文化。从这个意义上,尼采称苏格拉底为颓废者,并认为当代人的任务就是高扬生命力,重振雄风,为理性文化注入沸腾的热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尼采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代。一方面,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人们不择手段攫取金钱,由于这种变态的追求,导致人性受到扭曲,人沦为金钱与物质的奴隶。

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加剧,形成垄断,大批中小资产阶级被迫破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这样一种状态失去信心,感到前途一片渺茫。而当时流行的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想无法使他们摆脱困境。尼采采取了从人类角度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其中生存与活动的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做出彻底批判,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共鸣。

日神和酒神作为悲剧的两种艺术冲动,表现的层次有所不同,但是却是解决艺术问题的根本答案。而且日神和酒神的二元冲动论,解决的不仅仅是有关于悲剧是如何诞生的艺术问题,更是解答人生问题。二者不同却互为补充。

尼采在书中说:日神精神沉湎于外观的幻觉,反对追究本体;酒神精神却要破除外观的幻觉,与本体的沟通融合。前者迷恋瞬时,后者向往永恒。前者用美的面纱遮住人生的悲剧面目,后者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前者执着人生,后者超脱人生。

日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酒神精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二者综合起来,便是尼采所提倡的最佳审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悲剧的诞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日神”与“酒神” ——尼采的悲剧理论

摘要:尼采的悲剧理论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文艺理论,其中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对悲剧产生的经典总结。通过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讨论并阐释了悲剧的衰落问题。尼采以非理性的观点,对悲剧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论述,意义深远。
关键词:尼采非理性 悲剧 日神精神酒神精神
尼采是19世纪后半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虽然被同时代的人冷落,但他的理论与思想却对20世纪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尼采对于悲剧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尼采的理论体系中,尼采对于悲剧及悲剧理论的研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尼采的思想深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和瓦格纳音乐精神的熏陶,但在转折期出现的思想家,尼采因其思想的绝对颠覆性,主要是以“叛徒”的身份出现在西方文化界。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有两大体系:1在对真理的追求中形成的理性精神。2在对上帝的信仰中产生的思想生的基督教神学。尼采从这两个方面对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即否定西方理性主义的价值传统,并对上帝存在的合法性及基督教的道德观念提出挑战。
尼采的思想是复杂的,在其复杂的思想体系之中,包含着大量的美学文艺学思想。当然,也包含了尼采的悲剧理论。
尼采的第一部系统讨论美学与文艺学问题的著作是《悲剧的诞生》,尼采将悲剧作为其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的讨论主要内容,可见尼采对悲剧的独到感情。在这部书中,尼采以古希腊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并阐释了艺术的起源,功能及其对个体生命的意义,提出了其美学和文艺学思想中两个重要的范畴——“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悲剧的诞生与衰落。
在世界悲剧历史上,古希腊悲剧是无可争议的经典。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并非产生于希腊人精神上的和谐与静穆,而是植根于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生苦难和冲突。但古希腊人并没有因为生命的悲剧性而厌世,而是以艺术为媒介来对抗存在的荒诞,为苦难的悲剧性的生命寻找意义和存在的理由。“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出悲剧,希腊人知道并且感觉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为了能活下去,他们必须在它面前安排奥林匹斯众神的光辉梦境之诞生。”,“在这些神灵的明丽阳光下,人感到生存是值得努力追求的”[1]可以这样说,肯定生命追求强力的本能,是贯穿《悲剧的诞生》全书的基本思想。
这是尼采悲剧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尼采的悲剧理论,我们必须弄清什么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中的日神指的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阿波罗是光明之神音乐之神 诗歌之神男性美之神,被赋予了多种职能和文化意义。在希腊神话里,阿波罗既具有艺术的魅力又预示着生命和希望。尼采的日神精神是借用日神来象征追求世界和人生的美丽外观的精神本能。日神精神就是要创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梦幻世界的冲动。它的目的是要给人们到来安宁平衡和谐的精神状态,达到对个体生命的肯定。在日神所营造的梦境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苦难,随心所欲的编制美丽的幻景,为自身创造远离现实苦难的美妙境界。因此,日神精神的核心是:使人沉浸在梦幻般的审美状态之中,从而忘却人生的悲剧性本质。在日神精神的笼罩下,每个人都获得了自己和谐安宁的天地,于是梦境世界便成了躲避现实痛苦的庇护所。一切艺术形式在尼采看来都是日神艺术的表现形式,共同特点是注重外观形象,其深层基础是人生的痛苦和冲突。这一观点在今天的最通俗解释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日神精神追求并创造的是一个和谐安宁的自我陶醉的世界,对于无节制的事情,日神精神是有限制的,这就违背了尼采追求强力自我的基本观点。因此,尼采提出了他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酒神精神。
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都在于生命的意义。日神精神创造出来的是虚假的想象的梦境,虚假的东西是不能解释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的。在人类的求知欲望的引导下,人们渴望摆脱虚幻的世界,把握世界的本质。于是,人们从虚幻的梦境中苏醒过来,进入到另一种状态,尼采称这种状态为迷狂状态。
酒神狄奥尼所斯是葡萄酒神与狂欢之神。人在痛饮之后,狂欢之中处于的是一种迷狂的迷失自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主动自我的意识几乎丧失,处于模糊阶段,对于外界的感觉完全处于自己的原始感觉。譬如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大家说它酸,按照中国成语三人成虎的道理来推演,可以得到的是某人在没有吃之前就会认定这个苹果是酸的。而在酒神精神对此的解释是人处在尽量不受外界影响的状态下,完全凭借自我最初始的感觉来感知外部世界。古希腊人借酒神狄奥尼所斯来寄托这一思想,尼采对此的解释是:”任何伟大的戏剧无不建立在这种沉醉的基础上,以以致许多哲学家都指出过,希腊戏剧诞生于狄奥尼所斯崇拜。”[2] 酒神精神是人在面对痛苦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姿态。生命是悲剧性的,那活着还有什么快乐与意义呢。人在现实世界中被许许多多的俗事所累,只有在狂饮后的迷狂状态下才能稍获解脱,这是人们可以选择的一种解脱方式。在迷狂状态下,个体的一切束缚都得以解除,从而在心灵深处领略到与世界本体相融合的满足。酒神精神有3个明显的特征:1酒神精神是一种情绪高度亢奋的精神状态。2酒神精神是一种特殊的肯定人生的态度。3酒神精神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酒神精神是表现世界和生命本原的艺术,人在迷狂之以最原始的方式中感受最初始的世界,这是本原的问题。生命是悲剧性的,生命本原自然也是悲剧性的。酒身精神带领人们探索生命本原这悲剧性的东西,酒神精神是悲剧的本原。尼采对于这个问题发表的看法是:“倘若戏剧不是孕育于音乐的怀抱,诞生于酒神的扑朔迷离之中,它此外还有什么形式?只有戏剧化的史诗罢了。”[3]
前面提到的日神精神是借用外观的美和梦幻来克服世界和人生的痛苦,那酒神精神则是对生命的肯定。每个艺术家都是模仿者,不是日神艺术模仿者,就是酒神艺术模仿者,或二者兼有。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反映问题,探索世界与生命的本原。一大部分艺术家死在了这个课题之上。艺术作品如果褒扬赞颂现象或事物的永恒,那么这是一种蔑视生命短暂易逝的悲剧性。如果艺术作品贬低现象或事物的拙劣,那么这是一种消灭个体的举动,是对大自然神秘统一性的感知。
日神与酒神的关系是一种二元的关系,日神与酒神有着密切的二元性。尼采的日神与酒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艺术产生形式。日神与酒神对于悲剧来说,正如父亲与母亲一般。但二者又不间断的斗争。在这不停的斗争中同时又存在着间歇性的和解。当某人(艺术家)将日神与酒神两种精神的精髓完全领悟并融会贯通时,他所创造出来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最早的悲剧。古希腊的先贤早于其他的民族领略了这两种精神的融合状态,为后人留下了伟大的宝贵遗产——古希腊悲剧。尼采认为悲剧的雏形是酒神颂歌中的萨提儿歌队。[4]我个人研究认为古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的狂饮之中达到了迷狂的状态,及激起了人最深层最本能的生命冲动。在迷狂状态下,人们感觉到了生命的短暂的无奈与时光虚度的恐怖。而为了表现这种认识,人们在清醒过来以后,采用华丽的语言与表演将自己在迷狂状态下的体会表演出来,这是日神精神的体现。悲剧貌似是空中楼阁但又切实不是空中楼阁。悲剧是在真实感情的引导下虚构出来的。
古希腊灿烂辉煌的艺术的发展过程,成了尼采悲剧理论具体演绎的根据。尼采着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阐释,但随后,尼采却惊人的对希腊悲剧的衰落做了细致的解释。尼采认为希腊悲剧的衰落源于其对现实的模仿。尼采对苏格拉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希腊悲剧衰落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苏格拉底把人生的价值归结为追求知识,把是否能说明真理作为判定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反对艺术去探索无限的领域,主张艺术应认识有限的领域。尼采认为苏格拉底用冷酷的理性求知鱼扼杀了活生生的悲剧精神。虽然尼采受叔本华与瓦格纳的影响较深,但一直是反对理性主义的。尼采认为理性主义扼杀了太多的人性本质的东西,是人不敢于去探索无限的领域。悲剧的生活基础在此处被连根斩断,衰落成为必然。更为恐怖的是,苏格拉底等一批理性学者在一段时期内主了希腊的文艺方向与思想方向,这就使悲剧的衰落像悲剧自身一样,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
尼采的悲剧理论并不把艺术看作是生命以外的东西,艺术是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反思。尼采在其非理性的观点带动下,以非理性的学说为基本落脚点,提出了悲剧的物质性。尼采认为悲剧要表现意志本体而非物质本体。通过对苏格垃底的艺术批判,尼采提出了悲剧的理论逻辑点为无限的说法,这为探讨悲剧的本体性有着重大知道意义。总之,尼采的悲剧理论是历史上第一次用非理性的观点来讨论艺术,开拓了文学艺术的新领域,向理性主义发起了挑战,鼓励人们深入的探索人的非理性状态,探索文学艺术的深层奥秘。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