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岁让梨的孔融有什么故事 又是怎么死

如题所述

凡是看过《三字经》的,都知道孔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也都会背什么“融四岁,能让梨”的句子。我也曾天真地认为,孔融是一位从小就道德品质高尚的大才子,但后来发现,我被表面现象蒙蔽了。

孔融有非常好的家庭背景,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先辈孔霸先生曾做过皇帝的老师,孔融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后天勤奋,是当时有名的“神童”。

孔融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谁都没有想到,正是“神童”这个虚名,毁了孔融先生的一生。

在孔融先生十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情对孔融打击太大,还是天性因素,从此以后,他的行事方法之怪异与他的名声成了正比。

有一天,有一个人到孔融父亲的墓上去哭丧。按照常理,不,就是按照非常理,有人对你的父亲表示哀悼,你也应该替你的父亲感到欣慰,表示感谢才是。但孔融就是孔融,人家就是和常人不一样,他从哭声大胆地判断,这个人在他父亲的墓前哭,哭得不够真诚,不够悲哀,泪水流得不多,嚎声不够大,这哪里是哭丧,简直是对他父亲的大不敬,于是他下令:把这个“哭声不哀”的混账东西给我逮起来,立马斩首示众!不能让他再在老爷子坟头上瞎哭,亵渎人间真诚!

孔融先生,你太有才了!孔融如果活在当下,应该让他去好莱坞做导演。

要知道,孔融先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忠诚的儒家弟子,一向以“仁”“爱”作为自己的最高政治理想。把一个在父亲墓前哭声不哀的人斩首,不就是施行“仁政”吗?

孔融不单单是个“人名”,而且是一位“名人”。

所谓“名人”,就是出名前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出名后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和当今很多出了名就想抽别人嘴巴子的人一样,孔融自恃才高、名高,认为什么事情都能干,而且干还能干成。

建安九年,孔融的青州城被袁谭围困,十分危急,当时城内的孔融担心有损自己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装作淡定,并吟诗作对,谈笑自若,绝不督战,另守城将士十分头疼。

后来青州城破,孔融便立刻迈开双腿,抛下妻子儿女,鞋底子上抹油——出溜了。导致他的孩子和妻子均被杀。

孤身一人孔融投奔了曹操后,继续发挥自己恃才傲物、唯我独尊的个性,屡次明嘲暗讽的骂曹操,曹操看在他是名士的面上始终没有杀他。

最终曹操实在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将这位以忠孝礼义出名的孔融先生以不孝的名义给杀了。

虽然孔融是三国时代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他,毕竟他还让过一个梨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5
孔融在赤壁之战前被曹操祭旗了。
第2个回答  2018-01-05
答:饿死的 吃的都给别人了
相似回答